美国政府于美东时间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政策。该政策以所谓“公平贸易”为宗旨,旨在通过单边关税调整来减轻美国长期面临的贸易逆差问题,同时满足国内产业界的需求,并将关税作为外交谈判中的筹码。然而,“对等关税”政策的实质是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对多边主义的挑战,其所导致的规则混乱、供应链的不稳定以及对全球经济的破坏性,远远超过其可能带来的短期利益。国际社会应当借助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多边机构的力量,遏制保护主义逆流,促进公平且可持续的贸易合作。
“对等关税”政策的核心问题在于其严重破坏WTO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该政策不仅忽视了构成多边贸易规则基础的非歧视待遇、关税约束等义务,还声称将确定关税对等的考虑因素扩展至国内增值税、产业支持、数字服务税等广泛领域,将关税设定和调整视为可“任性”使用的经贸打击工具。其次,其直接依据美国国内法实施,绕过WTO争端解决程序等多边渠道,是一种“先制裁后谈判”的单边霸凌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该政策在执行对象上存在国别或地区选择性,这种差异化也显露其以“维护规则”之名行地缘博弈之实的考虑。
美国政府推行的“对等关税”政策,将对北美乃至全球供应链造成结构性冲击,引发全球化的重大重构,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从美国国内视角审视,众多经济分析指出,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将削弱消费者购买力,增加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美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甚至可能导致裁员或企业倒闭。因此,“对等关税”政策将给美国经济带来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从全球视角来看,其他国家针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报复措施和自保措施,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递进式的冲击,即“成本提升—产能转移—报复加剧—链条割裂”,这将对现有的全球供应链造成深远影响,可能导致全球产业体系陷入不可逆的分裂状态,进而导致全球经济效率和国际贸易总额下降,没有经济体能够置身事外或从中获益。
我国商务部已多次明确指出,关税战没有赢家,唯有通过平等磋商才是解决分歧的正确途径。在积极与美国开展双边磋商和斗争的同时,各国亦需充分利用WTO机制。对于那些珍视并致力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国家或经济体而言,应当积极行动起来,携手合作,采取统一协调的行动策略,坚决遏制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权行为,共同构建更加坚固的国际秩序,努力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保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为共同利益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国际商报
信息内容来源于贸法通平台 ,报告内容仅供预警与风险提示,供参考之用,不能将其视为做出决策的唯一依据。如有任何意见与信息反馈,请与我们联系。
北京市贸促会法律部
联系人:田博文
电话:010-55560565;13718609060
网址:http://www.ccpitbj.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