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在日本大阪,人形机器人在中国馆外向嘉宾招手致意。供图/新华社
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大阪世博会)昨日正式开园,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的中国馆当天举行了开馆仪式。
大阪世博会将持续至10月13日。中国馆是本届世博会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开馆仪式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积极支持日方举办大阪世博会,高度重视大阪世博会中国参展工作,由中国贸促会会同各方精心组织筹备中国馆。希望通过中国馆的精彩展示和丰富活动,让世界看到欣欣向荣、自信开放的中国,为大阪世博会留下精彩难忘的中国印记,积极促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迪米特里·开尔肯泽斯说,中国始终以卓越表现参展,其展馆屡获殊荣、广受赞誉。在大阪世博会上,世界各地观众将在中国馆领略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古老智慧,见识现代中国科技创新成就和创意方案。
国际展览局主席阿兰·伯杰、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以及中日企业、文化等各界人士约300人参加开馆仪式。仪式上举行了传统舞狮和舞剧《朱鹮》表演。
中国馆建筑是大阪世博会一大看点之一。从造型外观看,中国馆取形于中国传统的书简长卷,是一座以绵延展开的中华书简为外观的竹黄色建筑,让观众一眼就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元素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中国馆双曲面屋顶造型设计精巧,外立面竹简肌理温润华美,以金、篆、隶、行、楷5种字体镌刻119句汉字诗词名篇。馆前以篆书石鼓文撰写醒目“中国”标识,馆内延续书简长卷,自然采光的开放式序厅与光庭、无柱展厅错落相嵌,与馆前“墨池竹林”的园林景观浑然一体。
中国馆共设“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三个展区,旨在展示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展现中国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其中,近距离对比展示由中国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探测器采集的月球正面和背面土壤样品,以及“蛟龙”号深潜体验舱、新一代人形机器人、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大型多媒体动态影像、数字化动态长卷《耕织图》等展项是中国馆的亮点。
中国AI大模型还将首秀世博舞台。科大讯飞依托国产自主可控讯飞星火大模型打造的实时交互人工智能大模型展项“AI孙悟空”,成为中国馆唯一大模型展项。这位精通中、日、英三国语言的“数字大圣”,融合了多语种、高噪场景语音识别、多情感超拟人语音合成以及多模态交互等技术能力,现场能够为全球游客提供幽默问答和智慧导览。
另据北京市贸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北京活动周将于5月8日-10日举办。“本次北京活动周将举办开幕仪式、北京市代表团馆际交流、“投资北京 共赢未来”推介活动、“你好,北京”文旅推介会、书林翰墨传友谊——中日书法交流会、北京中轴线宣传展示、小型演出等活动。
文/本报记者 宋霞 温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