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科博会能源论坛求解绿色发展之路
2011年05月25日    来源:中国能源报

本报记者 李永强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又处在工业化进程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的历史阶段,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完成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 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在519举行的第十四届科博会能源战略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以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当日论坛上,与会代表就“如何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这一议题进行了研讨。

 

核电选址应千年未发生四级以上地震

 

对于余波未平的福岛核事故,本次论坛给予了高度关注,与会代表对未来全球特别是中国的核电发展前景与路径进行了展望和预判。

 

徐匡迪首先为核电正名。他认为,福岛核泄漏危机不完全是核电站的事情,因为核电站本身并没有出问题,而是因地震和海啸产生的次生灾害。

 

但徐匡迪也指出,要将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进行认真考虑。他建议,核电站应选在近千年历史中没有发生过四级以上地震的区域。

 

徐匡迪分析说,较之其他能源,核电碳排放系数最低。“我们应在充分吸取日本福岛核事故教训的基础上,再认真研究安全的应对措施和防范系统。”徐匡迪说,“我国目前还是应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展核电。”

 

世界核能协会副总干事史蒂夫·基德表示,福岛核事故之后,他们开始注意的一个领域是,需要协调反应堆的设计要求。史蒂夫·基德认为,与飞机制造业相比,核工业反应堆的不同设计显然太多。行业调控制度也大多基于国家标准,而不是国际标准。

 

“就大型喷气式客机来说,只有两家大型国际制造商,即波音和空客。这种标准化的程度对于乘客的安全和行业的经济来说都是好事。在核行业中,我们与取得相似的优势还相距甚远。”史蒂夫·基德表示,世界核电行业正努力向飞机工业的模式迈进。“我们在世界核能协会已经建立一个完备的‘反应堆设计评估和许可’工作小组,正在审查如何更好地在这一领域取得进展。” 史蒂夫·基德最后说。

 

“十一五”绿色发展交上精彩答卷

 

“十一五”期间,我国在节能减排工作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全国单位GDP的能耗下降了19.1%,二氧化硫排放减少了14.3%,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了12.5%,都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与会代表表示,成绩的取得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密切相关。

 

据徐匡迪介绍,从火电行业来说,其节能减排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大力发展高效减排的超超临界的煤电技术。“改革开放之前,我们都是亚临界的热电机组,热效率只有38%,最好的能做到每度电煤耗320;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是超临界发电技术,热效率可以提高到41%,煤耗降到300;到了本世纪初以来,我们新建的技术都是超超临界的,热效率达到45%,理论煤耗只有276。”徐匡迪说。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智敏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国在煤炭洁净生产利用方面取得了卓著成果。具体表现为煤炭转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年产百万吨煤炭液化示范工程运行正常,年产60万吨世界最大的煤制烯烃项目已经建成投产;科技进步促进了煤炭节能减排、煤矿能耗大幅度降低。

 

多举措力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已经确定了单位GDP能耗降低16%,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等约束性指标。对此,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傅志寰认为,我国必须不断通过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生态工程等措施,来实现上述提出的目标。

 

“在能源消耗里面,最大的还是工业。工业的节能降耗是要发展循环经济,这是我们走向绿色发展的第一步,也是主要的一步。” 徐匡迪表示。

 

徐匡迪以首钢曹妃甸项目为例,生动说明了循环经济对工业节能减排的巨大作用。据他介绍,首钢搬到曹妃甸后,在那里新建了一条生产1千万吨产能的生产线。目前该厂不用外界给它供电供水,因为它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发电,发完电的余热再进行海水淡化。同时还建了一个水泥厂,可利用炼钢、炼铁产生的炉渣生产水泥。

 

“提倡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应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就是终端能效的放大效应。”徐匡迪解释,以火力发电为例子,最终用户得到的电只是开采出煤所含能源的1/41/5,因为煤在开采时、运输时、煤电转换时都需要耗费能量。“从这个角度看,你终端省1度电,就是节省了原始能源的45倍,因此我们必须提倡全社会来节能。”徐匡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