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瞩目国际周
2001年5月08日 《北京青年报》 王海晋
财富为何要关注国际周?
国际周给了企业一个很好的展示自我的舞台,国际周提供了无限的商机,企业家、投资人、技术人员、各级组织的官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关注的对象。
新一轮资本高潮到来之前,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关注什么?
在去年的国际周里最热闹的是有关风险投资的论坛,最叫座的是如何在美国上市的指导。而今年这类话题仿佛成了高科技企业头顶挥之不去的阴云。在去年底的纳市低潮之前每周有超过30家企业上市,而在今年初的头五周里没有一家企业上市。就在人们担心“财富们”与“显贵们”是否还能再塑上届国际周的辉煌时,新一届国际周又将开幕,又将是络绎不绝的总裁、CEO(首席执行官)、VC(风险投资)。虽然他们都受到新经济发展趋缓的影响,但是依然表现出对中国经济潜力的乐观。
在经历了崇拜与偶像的阶段后,我们应该感谢纳市的低迷让我们看到了财富的风险,看到了数字背后的艰辛,看到了传统经济顽强的生命力。
关注与被关注原本就是相互转换。通过国际周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北京,同时也让北京了解了世界。
高科技,一个词语在一个时期内的频频使用必定有其特定的内涵。北京,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才与高科技联系在一起。从北边的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到南边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从西边的中关村到东边的CBD(中央商务区),一群群的青年出入在各式写字楼或孵化器里。高科技仿佛是他们的特长,创业仿佛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使命。于是北京这座城市破天荒地集中了创业、孵化、财富等等具有挑战性的字眼。
财富为何要关注国际周?北京市贸促会会长姚望介绍,“国际周”有力地推动了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为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进入市场创造了机会和条件,推动了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前三届国际周仅在会上签约的中外合资合作项目达近百亿美元。截至目前,第一第二届国际周签约外商投资合同批准或执行23项,总投资2.93亿美元,占签约外商投资合同金额约80%;第三届国际周正式签约的72个中外合作项目已经落实42个,总投资21.54亿美元,分别占中外合作签约项目的58%和67.9%。还有不少参展企业通过国际周结交了客户,取得了会后交易与合作的后续成果。
国际周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果?许多人表示,首先国际周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展示自我的舞台。前三届国际周的主展场都是设在农展馆,面积是一届比一届大。到了去年的第三届上,更是达到2万多平米,6个场馆中汇集了900多个展位,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十万参观者。
其次,国际周提供了无限的商机。每年的5月份,来自各种国际组织的高级官员、数十位国际知名高科技企业的总裁、全球各地卓有成绩的华人华侨……他们可以通过经贸洽谈、论坛演讲交换看法,了解当今国际高新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
再次,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这里可以获得最新的经济技术信息,了解最前沿的科研成果。而且国际周越办越有特色,企业家、投资人、技术人员、各级组织的官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关注的对象。
财富们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带来的药方是:完善融资计划,加强管理基础,合理税务筹划
对高科技有所了解的人大都知道位于光华路的嘉里中心与“高科技”息息相关,在一段时期里,这里曾驻扎过数十家网站。4月的一天,全球五大中介服务公司之一的德勤国际在这里宣布,国际周里将首次出现全球知名中介服务公司的身影。确切地说,是国际知名的中介公司首次认同国际周的品牌。德勤国际中方合伙人关德铨先生幽默地说:昨天我去理发,理发师傅问我剪什么头,我说随便吧,他又问我是不是参加什么活动,我说是与高科技有关的新闻发布会,他马上反应过来说:那就剪小平头吧,做高科技的人都是剪这个头……只是最近做高科技的人好像日子不太好过。
德勤是一家专门从事咨询管理顾问的国际性公司,在他们的客户名单中不乏最大的飞机制造商、最大的银行、最大的软件公司等等。关先生解释说,国际周已经成了北京面向世界的品牌。对高科技企业来讲,越是不好做的时候,越是改革管理制度的时候。所以,他们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带来的药方是:完善融资计划,加强管理基础,合理税务筹划。
关德铨表示,为数众多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为了实现高成长,必须吸引新资本,应该坚持以上市为融资主要手段。虽然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进行调整,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也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更加充分的上市融资准备时间。相信国际周上会有许多公司需要我们的服务。
国际周成了招商引资的舞台,许多跨国公司从国际周上树立了对北京的信心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去年国际周上被称为最大的赢家。在开发区南部一块占地50万平方米的土地上,一片崭新的厂房即将建成。这里是北京最大的外资项目———诺基亚星网工业园。从工业园的规划中看到,这里将用三年的时间建成国际先进的综合性移动通信产品的研发基地,投资总额预计达到100亿元,提供1万个就业机会,年销售额达到500亿元。
在今年的国际周前夕,初具规模的工业园已经建成了8条生产线。张建春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局长。他对记者说,去年能把诺基亚这个项目谈下来,真费了不少周折。由于曾经在芬兰使馆工作过一段时间,张建春与国外的联系一直很密切,当他听说诺基亚公司有十多亿美元的项目后,马上与开发区的领导一起拜会了诺基亚北京公司的总裁,表示希望双方合作把这个项目拉到亦庄。因为这样好的一个项目,诺基亚在全球各地的分公司会争,但是张建春觉得,开发区的胜算大些。因为无论在硬件还是服务,开发区都是一流的。果不其然,诺基亚总部在考察了美国、东南亚等地之后,这个项目最终落在了中国,落户在北京南部这片新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文申分析说,是因为开发区从政策到设施都具有发展高科技项目所需要的条件。开发区从1994年设立以来,可以说前8年都是在打基础,如今到了开发区真正意义上的腾飞阶段。开发区累计入区企业817家,吸引投资额26.8亿美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22家,投资额2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中有25家在开发区落户。2000年实现工业产值70亿元,预计2001年实现工业产值280亿元。而这个发展规律正好赶上了国际周这个舞台。国际周也就成了开发区展示自我和招商引资的舞台,许多跨国公司从国际周上树立了对北京的信心,从而也为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
做生意不能只看一时之利,要把眼光放长,提供质优价廉的物品和服务,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从1999年第二届国际周起,政府采购专场就成为国际周的保留内容。市财政局一位工作人员回忆,第一次参加国际周时,政府采购的金额约为6000余万元。金额虽然不多,但是意义非同一般,因为在同时公布的《北京市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中让“政府采购”成为了当时最时髦的词。而第二届政府采购的高潮出现在联合国采购办主任巴赫先生的到场,他的一场“怎样把东西卖给联合国”的演讲让许多中国企业家精神为之一振。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从去年开始,联合国越来越注意到中国的产品,在上一届国际周上虽然没有具体的项目,但是它为中国的企业开拓了视野。联合国每年的采购金额在30亿美元以上,采购范围涉及交通工具、通信产品、办公设备、专业仪器等领域,其中从发展中国家的采购占总额的58%,然而,在中国采购的还占不到总采购额的1%。
今年联合国项目服务办公室带来了29个项目,联合国采购的物品单件上利润很薄,但其采购量很大,整体利润高。只要联合国采购部门能与企业做出第一单交易,对企业的信任建立起来后,一般不会改变采购对象,对以后报上的产品价格也很少提出异议。所以,与联合国做生意不能只看一时之利,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提供质优价廉的物品和服务,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让中关村像美国一样对人才有吸引力
在第三届国际周上《北京市鼓励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的若干规定》一经公布,立刻在参加国际周的海外留学人员中引起强烈反响。据有关方面统计,美国硅谷新创办的高新技术公司中,有40%是由华人或印度人开办的,他们是硅谷得以持续发展的新鲜血液。近年来,伴随着“让中关村像美国一样对人才有吸引力”的呼声,归国潮在海外留学人员中已经悄然升温,已有不少学有所成的人回国后成为新经济的弄潮儿,这种良好局面的形成,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本届国际周上,中关村国际孵化器有限公司在“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及国际高新科技项目交流投资洽谈会”上专设了中关村国际孵化园特装展位。
该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从上届国际周公布留学人员创业规定以来,已有数百人咨询过相关创业细节,所有入驻中关村国际孵化园的留学人员及其所办企业,还将享受到中央政府、北京市政府批准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内创业系列优惠政策。
历届国际周规模和成果
第一届国际周:1998年5月11日至15日
■参会的境外政府或专业代表团组、世界知名高科技企业家、金融家共140余人,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
■展览会面积10000平方米,参展的中外机构和企业309家,其中外国及在华企业41家,参观观众6万人;
■专题报告论坛3个,41位国内外政府高层官员、国际知名企业家、金融家就28个专题发表演讲,听众4000余人;
■会上集中签订中外合资合作协议或合同32个,总投资6.3亿美元,600余个高新技术设备引进和技术成果转让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金额10亿元人民币。
第二届国际周:1999年5月20日至24日
■参会的境外政府、专业代表团、世界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家、金融家千余人,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
■展览会面积12000平方米,设展位395个,其中外国及在华企业93个展位,参展的中外机构和企业350家,参观观众8万人次;
■专题报告论坛5个,85位国内外知名权威人士、专家、学者和金融家、企业家、国际组织代表到会演讲,其中境外演讲人占63%,听众7300余人;
■经贸洽谈会7个专场,参会的中外客商50多个国家3000余人,洽谈项目2000多个;
■会上集中签订高新技术合作项目总金额6.8亿美金;另达成合作意向2.54亿美元,5.1亿人民币。
第三届国际周:2000年5月8日至12日
■参会的境外政府、专业代表团组、世界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家、金融家千余人,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政府和经贸代表团46个;
■展览会面积28000平方米,设展位900多个,其中境外展位占四分之一,参展的中外机构和企业500多家,参观观众20万人次;
■专题报告论坛16个,55场,190余位国内外知名权威人士、专家、学者和金融家、企业家、国际组织代表到会演讲,其中境外演讲人占54%,听众2万余人;
■经贸洽谈会9个专场,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全国各地的政府、经贸代表团,高新技术企业2000余家近4000人参会对口洽谈,其中外方代表千余人;
■大型国际、国内交流活动20场,其中首次推出科技人才交流、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科技图书信息媒体交易等活动;
■会上签订国内外合资合作、技术贸易、产品贸易等合同、协议、意向636个,总计60.23亿美元,是前两届总签约数额的4.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