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纵论国际周:创新奠基新北京
2001年5月16日 《北京青年报》 安刚
“国际周的最大特点我认为是根据首都的特点和科技优势,注重强调科技创新、对世界上最新科技发展的把握,从而推动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北京市今年在高新技术项目的投入上会有大动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北京市市长刘淇阐述了上述观点。
刘淇,1942年11月出生,江苏武进人。1968年6月参加工作,197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曾任武汉钢铁公司炼铁厂炉前工、工长、技术员、副炉长、副厂长,武汉钢铁公司生产部部长、第一副经理、公司党委常委,武汉钢铁公司经理、公司党委常委,冶金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市长。刘淇是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市长与北京国际周
记者:国际周已成为北京的著名城市品牌。北京市政府赋予了新世纪举行的第一届国际周哪些特殊的含义?
刘淇:本届国际周在综合前三届的基础上,要突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首都的科技资源优势。国际周对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综合国力都有重要意义。
记者:第四届国际周与前三届相比有何不同?
刘淇:首先,是规模更大。展览面积扩大了4倍,已达到了10万平方米。其次,活动内容也更丰富。另外,参加的国外和海外代表团也比上一届多,已有约70个国家和地区,全国4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都派了代表团。此外,参加的级别也较高。我感觉技术贸易科技上的实质内容较多,比如:863科技成果推介。
国际周的最大特点我认为是根据首都的特点和科技优势,注重强调科技创新、对世界上最新科技发展的把握,从而推动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另外,举办国际周有助于北京产业结构调整。近几年来,通过发展高新技术,北京市一些传统产业完成了结构的优化升级。
记者:我们注意到,自第四届起,“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开始同时启用“中国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名称,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淇:我们觉得国际周的时间显得较紧凑,只有一周,很多科技成果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启用“国际科技博览会”的名称后,时间延长了,更加突出科技含量,通过博览会的举行还可带动会展业的发展。
■市长与企业家顾问
记者:为什么要请国际知名企业家充当市长顾问?
刘淇:国际企业家给市长做顾问不是北京的首创,在其它城市也有先例。北京市今年举行的已是第三届市长顾问会议了。
我们考虑北京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非常愿意倾听国际著名企业家的合理建议。从前两届的情况来看,效果是显著的。企业家们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出发,对北京市的城市发展、经济建设,甚至包括城市管理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这些建议都充实了北京市管理的智囊库。比如:像法国一个企业家提出城市现代化建设中要注重维护古都风貌。最近几年我们出台了一些措施,如划定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等等。
■市长与高新技术
记者:北京市近期将对哪些高新技术项目进行投入?数额是多少?
刘淇:在高新技术项目的投入上北京市今年会有大动作。比如首钢的集成电路8寸片和6寸片项目,其中8寸片的投资为11亿美元,6寸片的投资也有2亿多美元。另外,在通讯方面,诺基亚的星网工业园已落户北京经济开发区,投资预计为11亿美元,进展良好。
总之,这些项目都不是市政府投入,是企业根据项目来投资。有些项目市政府有政策,可以进行资本金更替。我刚才所说的集成电路,还有软件,这些项目市政府准备进行资本金的投入。
北京市政府对中关村的投入已纳入财政预算,每年15个亿。主要是为了中关村“一区五园”的建设和发展。每年15个亿主要用于环境建设。
记者:有人说中关村未来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软件的比拼上,市政府准备为完善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做哪些工作?
刘淇:孵化器是知识创新企业的核心环节,孵化器的建设在北京是个重点,主要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留学生创业园的兴起,已取得很好的效果,有几十个项目成功孵化。第二类是大学的科技园区孵化器。现在正在开工建设的北大科技园、清华大学科技园都是以孵化器为主。第三类是建立在国有企业内部的孵化器。像北京内燃机厂已建立了高科技项目孵化器。这样,可以使国有企业通过建立孵化器进行科技创新。
此外,我们还鼓励并吸收了一批国外企业的研发中心进入北京,目前已超过了20个。这些研发中心本身就带有孵化器的性质。像最近建立的日本松下公司研发中心就落户在中关村地区,专门研究最新一代通讯设备。
■市长与产业结构调整
记者:今后几年北京市对产业结构调整有哪些具体设想?
刘淇:还是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使得北京工业成为结构优化、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格局。
另外,通过大力发展信息业和现代服务业来推动第三产业。北京第三产业今后会占到很大比重,“十五”期间,我们希望第三产业占到北京GDP的60%,第二产业占到36%左右,第一产业也就是4%的样子。这样的结构符合国际大城市的发展模式。
记者:现在网络神话正在逐渐破灭,过去那种“触网则灵”的简单思维逻辑已不再适用。这对北京市的高新技术发展有何影响?
刘淇:我们已经密切注意到这种发展趋势,但作为高新技术本身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不容怀疑的。网络泡沫是人们把网络的价值虚构了。北京市要大力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要防止形成泡沫,也要防止在投资上的盲目性和重复建设的倾向,特别是要更多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满足市场的需求。
林文漪,女,1944年9月出生,台湾台南人,1990年12月加入台盟,1968年2月参加工作,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工程力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台盟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市高教局副局长,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北京市市长助理,北京市副市长,台盟北京市委主委。林文漪是台盟中央副主席。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实现北京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北京高新技术产业最密集的区域,也是首都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增长点。北京要举全市之力,加快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努力使之成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发展市场经济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力争到2010年,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北京市副市长林文漪在国际周期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高新技术与首都经济
记者: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首都经济的核心。那么,科技进步对北京经济增长有何带动?
林文漪: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根据北京城市性质、功能和比较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紧跟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历史潮流,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以知识经济为发展方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首都经济”发展战略。在这一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北京经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60.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元,折合2700美元。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5%。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000多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13.5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28.9%,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6%,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60%左右。初步形成了以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五大行业为重点的发展格局。以电信、广播电视及各类互联网用户的持续增加,城市宽带骨干网络和接入网络基本覆盖城市为标志,北京的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并在全国保持前列。
■高新技术与中关村
记者:中关村科技园区对外已成为北京高科技的代名词,中关村的建设必然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林文漪: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北京高新技术产业最密集的区域,也是首都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增长点。北京市将按照“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十年创一流”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举全市之力,加快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努力使之成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发展市场经济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立足首都、面向全国的科技成果孵化、辐射和产业化基地,高素质创新和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力争到2010年,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高新技术与出口贸易
记者:您是分管外经贸和科技的副市长,去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如何?
林文漪:据统计,2000年北京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近23亿美元,占北京地区出口总额的19%,比上年增长1倍多。其中电子信息类产品出口最多,约占总额的83%;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出口比例最高,约占84%;主要出口市场占前几位的分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本、美国、芬兰、德国、英国等。
记者: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我国出口贸易一直不理想,而北京市的高新技术出口增长速度如此之快主要得益于什么?
林文漪:2000年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发挥政府宏观指导和服务作用,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造了条件。按照首都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带动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家和北京市出台的一系列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如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实行全额退税、降低高新技术企业自营进出口权标准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我市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三是举办第三届“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等大型贸易促进活动,为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去年国际信息产业市场需求旺盛,欧美发达国家成为我市主要出口市场,市场多元化战略显现实效。
记者:我们注意到,北京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幅虽然较大,但总额只有约23亿美元。
林文漪:是的。应该看到,北京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幅达1倍,但总量相对较少,这与首都的城市地位及科技资源优势不相适应。
记者:无论如何,23亿美元的出口额与首都经济的发展目标尚有差距。市政府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变现状?
林文漪:2001年我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标是在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有所提高的基础上,以巩固骨干出口企业为重点,以培育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为核心,力争出口规模实现稳步增长,特别是在软件出口方面有所突破。
在我市具有技术优势的通讯、集成电路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巩固一批国际竞争力强、规模效益显著的骨干出口企业,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方向,选择50至70家重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确保其出口额增长20%以上。
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和知名品牌,选择10家左右企业进行重点扶植,带动高附加值出口产品比重的提高;以加快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促进我市软件产业发展和软件产品出口,力争软件出口额达2亿美元。
另外,北京还要积极落实有关政策,对列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的产品实行全额退税;创造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研发中心;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促进资金,采取奖励、专项补助等形式,鼓励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等。
■高新技术与信息化
记者: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已成为共识,北京市如何保持并发展信息化的优势?
林文漪: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实现北京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十五”期间,北京将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为重点,继续加快实施“数字北京”工程,使城市的信息化总体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