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周打造世界品牌
2001年5月15日 《经济日报》 徐文营 曾玉梅
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暨中国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每年定期举办的以高新技术为主题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交流与合作的国际盛会。
从1998年开始,北京已是第四次举办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第四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于5月10日—15日举办。据初步统计,本届国际周签约项目和金额超过去年已成定局。
从1998年到2001年,北京已是第四次举办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了。人们强烈地感觉到,国际周越来越火了,越来越国际化了。
不久前,北京市市长刘淇指出,国际周正在打造成世界品牌。并且,自本届起,“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开始同时启用“中国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名称。
国际周为何越办越火
自上届起,国际周经国务院批准,已成为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盛会。在组织机构上,本届国际周又增加了信息产业部参加主办,形成了国家科技部、外经贸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中国贸促会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搭台的强大的政府支持背景。在规模上,本届国际周大大超过往届:展览面积由上届的2万平方米增加到10万平方米,扩大4倍;专题论坛数由去年的55场次增加到95场次,4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各界权威人士登台演讲,其中包括20多位中国副部长以上领导,20多位中外院士,包括诺贝尔奖得主,近20位世界排名500强的跨国公司、世界著名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首脑。
此外,本届国际周受到了众多国际组织、著名企业和产经巨子的关注。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国外政府、企业代表团近20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其中包括像德国前总理施密特、韩国前总理李寿成、美国股票交易所董事长萨尔瓦托·索丹诺、伦敦证券交易所副董事长伊恩·斯来特等重量级人物。具有80多年历史的世界权威国际商业协会————国际金融、信用和商业联合会(FCIB),今年把年会定在北京国际周上召开。国内有4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组团参会。
为什么国际周能吸引如此众多的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和组织呢?原因有很多:首先,许多人认为中国是经济活跃地区,中国市场颇具吸引力,用国际金融信用和商业联合会主席盖丽森先生的话说:“中国,作为世界最具威力之一的商业贸易中心,作为当今世界主要输出者之一,对参加对外贸易经济投资的投资者和企业提供了最大的继续增长的潜力。”其次,国际周上的23个专业展览提供了最好的展示、宣传自我的舞台。对于高新技术持有者和买方来说,借用国际周搭建的这个平台可以找到合作伙伴。再次,国际周上有中外政界、科技界、产业界和学术界最权威的人士进行演讲,传播最前沿的信息与知识。还有,作为直接促成技术交易最主要的活动载体,国际周经贸洽谈会务实性强。招商引资、金融交易、技术贸易、技术成果拍卖、采购订货应有尽有。
带来的不仅是机遇
2001年是新世纪伊始之年,中国实施“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北京申办奥运的决胜之年。在这种特殊时代背景下,本届“国际周”蕴涵了更强大的生命力与凝聚力。本届盛会全面体现了其作为我国发展知识经济、扩大改革开放的对外窗口的时代内涵,既是应对“入世”后我国经济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积极开展国际竞争的一个重大举措,又是聚合国内国际高科技最新成果,为我国高科技领域开展技术贸易、技术交流与合作搭建的大市场;既是人类跨入新世纪探讨和展望新科技的一次重大国际盛会,又是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界寻求大融合、大发展的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
本届国际周专项交流、论坛、经贸洽谈、展览活动亮点频闪,异彩纷呈。对于参加经贸洽谈、展览的企业及各界人士来说,这当然是难得的机遇,但国际周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还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头脑、最前沿的思想。
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会议是本届国际周重头戏之一,体现了“国际”特色。今年有19位顾问提交了咨询报告,11位世界著名企业董事长、总裁作为市长顾问出席了第二届年会。他们用世界最聪明的头脑,围绕“十五”计划期间北京的建设与发展、中国加入WTO和北京发展国际化大都市、北京信息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三个议题积极给北京“支招儿”。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会长林下洋一对北京的环境保护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他表示愿意通过他们提供的技术帮助北京减少对火力发电站的依赖,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洁净的蓝天。爱立信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柯德川认为,优先发展移动通信业是北京经济深度调整的“增长引擎”,移动通信将成为未来IT产业发展的强力催化剂,北京如果能优先发展移动通信,将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高层论坛历来是国际周最精彩、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本届国际周25个专题95场次的论坛凸现新世纪、新时代特征,也成为关注的热点。首次设立的“科学家新世纪论坛”、“科技前沿中外院士论坛”引起强烈反响。
世界新经济论坛在我国积极准备开通创业板的背景下,备受欢迎,国内外著名人士、金融机构的掌门人在会上就不同侧重点评说财经大势。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认为:未来30年,美元、人民币、欧元将成为三种主要世界货币。汉鼎亚太集团董事长、总裁徐大磷认为:宽带投资热不会再掀泡沫经济潮。国际投资论坛也成为亮点之一,美国花旗银行副总裁汪劲、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等人的演讲博来掌声阵阵。
在本届国际周展览会上,出现了一些新热点。由于展览面积比上届扩大了4倍,组委会特意把今年展会分类安排,原以为展会现场会宽松一些,但今年新增设的“个人项目展区”却使展会依然拥挤,甚至成了开幕当天国际展览中心最拥挤的地方。
国际周的“辐射效应”
据初步统计,本届国际周签约项目和金额超过去年已成定局。也许会有人认为这就是国际周最大的收获了,但深入思考,我们会发现经济效应只是国际周看得见的效应,国际周还有许多看不见,但却对我们产生深刻影响的“辐射效应”。
在本届国际周论坛上,新理念的光芒、新思想的火花、精彩对白俯拾皆是。在国际周首场论坛——WTO、中国入世与国际合作论坛上,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林正刚提出,网络推动力不是来自新的企业,而是一些传统企业,互联网带来的是管理上的挑战,不是技术。在世界顶级企业首脑论坛上,北电网络高级副总裁毛渝南发言,纳斯达克的泡沫虽然破灭了,但泡沫并不可怕。电力行业、汽车行业、计算机行业都曾有过泡沫,从长远看来,在回归理性后,它们无一例外地都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则说,科技转化为产品,第一项就是要钱。但联想最初是从贸易切入获取资金,这条道路不值得仿效。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提出了加入世贸后中国将面临的五大问题,包括金融业改革、加工工业和农业面临挑战、人才问题和就业压力问题。这些在各自领域内颇有声望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们以他们敏锐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启发着听众的思想,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除了开阔人们的视野,拓展人们的思想外,国际周还带动了北京的会展经济、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每年国际周期间,也是出租车司机、宾馆饭店人员忙碌的时候。
时至今日,应该没有人再怀疑国际周是否与自己有关,国际周的辐射效应昭示了它无处不在的影响力与无与伦比的魅力。
今天下午,第四届北京国际周就要闭幕了,但它的影响却无处不在。它为北京经济发展、加速北京建设现代化大都市进程提供了大好的机遇,同时将对北京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国企改造和城市建设方面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在促进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方面,它的影响也将是持久而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