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互动的滋味——从第五届“科博会”看金融与高科技之关系
2002年7月8日 《金融时报》一泓
5月30日,第五届北京“科博会”在“中国国际金融商品展”宣布圆满结束后拉上了帷幕。有人评介说,在历届“科博会”中,属金融的风头最劲;“科博会”结束后,也属金融最让人深思和回味。记者的感受也如此,在对本届“科博会”进行了为期8天的采访后,得出了这样一种印象:如果将“科博会”比做由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联手精心烹制的一场盛宴的话,那么金融与高科技的互动则是其中一道搭配得当、色香味俱全的“大菜”,二者互即互入、水乳交融的滋味,着实给人以回味无穷、妙不可言之感。何出此言呢?还是让记者带你一一去品尝吧……
(互动一)银行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吐心声:“我们是天生的合作伙伴!”
5月25日,从中关村科技园区科技成果交易会上传来一个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的消息:北京市商业银行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签署了一笔高达300亿元的长期金融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北京市商业银行将在5年内对园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提供300亿元的贷款额度,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也将为北京市商业银行在园区重点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使用期限在5年以上的长期贷款给予贴息支持。这一讯息一方面预示着制约中关村科技园区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有望通过双方的合作而得到解决;另一方面,银行的这一重大举措也似乎在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暗示着:在对高科技的支持上,银行不再观望等待,而会积极参与。
5月27日,在“中小企业服务研讨会”上,北京市商业银行行长严晓燕一语道破了该行此举背后的深层动因:“中小银行在发展水平、组织体制、网点布局、资金来源等方面,与中小企业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是天生的合作伙伴”。正因有这种天然的匹配性,因此商业银行将自己的命运与中小企业紧紧连到了一起。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也较其他银行显得更为关心。严行长分析融资难至少有四方面原因:一是信贷资金投入少;二是国内商业银行贷款门槛过高,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积极性;三是国家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企业贷款抵押成本太高,评估、公证、登记等环节复杂、收费高,中小企业不堪重负;最后是银行金融服务品种少,经营策略难以适应中小企业交易频繁的特点,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为改变这种状况,北京市商业银行在本届“科博会”上,率先推出一系列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设计的金融创新产品:对资金周转快、管理规范的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授信,在核定的贷款期限和贷款额度内,企业可以随时借款和还款;针对留学生归国创业的愿望,推出留学生小额信用贷款;对前来贷款的成长型科技企业,银行还可提供科技部创新基金贴息业务,以有效降低这类企业的融资成本。
在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签订合作协议的当天,北京市商业银行还与北京科技园文化教育建设有限公司、北京首创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分别签订金额10亿元和5亿元的银企合作协议,并向科技园区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代表瑞斯康达公司贷款1500万元。这一实际行动表明:北京市商业银行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互动二)海外资本市场邀请高科技企业:“到我们这儿来上市吧!”
5月23日,“科博会”开展的第一天,在“WTO与21世纪中国经济论坛”上,纽约、新加坡、伦敦等世界各大证券交易所的高层官员悉数到场,强力推荐各自的资本市场,纷纷向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发出邀请;包括美林证券、雷曼兄弟在内的国际顶级投资银行也登台演讲,宣传海外上市的种种好处。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表现出空前的热情与殷切的期望。
雷曼兄弟全球董事总经理嘉斯吉特在演讲中表示,国际市场对中国在型公司的融资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而对于那些处于高成长的中小企业,比如科技企业和民营企业,国际资本市场作为融资手段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嘉斯吉特还强调,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除了能接触到广泛的全球投资者群体,从而可以开通筹集长期资金的渠道外,更重要的是,到海外上市,还可以使中国企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同时对符合国际标准的技术及国际市场规范规则有更深入的了解。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汤敏也认为,中国应当有更多的中小型跨国企业赴海外进行上市融资。根据以往的经验,中国国有性质的一些企业到海外经营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中小型跨国企业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比较小,在竞争中可以全力以赴。他指出,中国的中小型跨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主要瓶颈是政策问题。对此,他呼吁道:“面对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以后的新局势,中国政府应进一步通过外交战略和推动自由贸易区等措施为中小型企业赴海外上市创造有利条件。”
海外资本市场为何如此热衷于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当记者向伦敦证券交易所业务拓展总监马必利提出此问题时,他直言不讳地答道:“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潜力无限,我们国际投资人也希望分享这一广阔的市场。”
(互动三)高科技企业钟情于金融市场:“你是我梦寐以求的金矿!”
就在金融不断向高科技“暗送秋波”的同时,高科技也对金融这个大市场垂青有加。
在本届“科博会”上,包括高阳、亿阳信通、网威等不少IT厂商都发出了向金融行业进军的信号:国内著名宽带电信运营商网通公司针对金融业数据量急剧膨胀、数据存储面临高风险等问题,推出了“数据保险箱”解决方案;为提高证券公司的竞争力,研发出“虚拟营业厅”解决方案,利用其覆盖全国的语音网络,为证券公司建设集中式呼叫中心提供服务。而一些新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也将其掌握的最先进的IT技术应用到金融领域中。比如由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重庆蓝牙三泰电子公司就采用国际前沿蓝牙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研制出蓝牙银行综合柜员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将实现银行柜员系统中的各电子设备通过“银行终端连接器”无线集成,使之形成蓝牙无线微网工作环境,解决各电子设备一体化和协同化工作问题。
在与网通的一位金融行业负责人的交谈中,记者得知:越来越多的IT厂商认为金融企业需要的是一个能整合电信服务、IT技术和互联网三个领域的专家服务。站在这个角度上说,金融企业和IT厂商共处于一个互相依托、共存共荣的产业循环之中。金融企业没有需求,IT厂商也就没有单子;而IT厂商没有先进的技术及优质的服务,也就不可能赢得金融企业的信赖。因此,时下需要做的是:怎样把二者之间的互动变成一种更趋良性的循环。
(互动四)金融业感谢高科技:“是你使我变得更强大!”
纵览金融业历史延革,可以说,金融业的创新与发展完全得益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货币形态从最原始“以贝壳为货币”的实物货币发展到现在的电子货币;银行概念从实体银行向虚拟银行方向的渐进;资金流动从依赖纸质支付凭证交换向电子支付方向的发展……无一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金融业正处于翻天覆地的变化之中。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防范风险和增加利润的创意,这一切又都要依靠科技的发展作为助推力。也许是因为银行、证券、保险业对此已达成共识吧,在这届“科博会”上,三业联合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展会———“中国国际金融商品展”。在展会上,各商业银行、证券机构、保险公司竞相向大众展示自己一系列蕴含高科技含量的金融商品,让人们对现代金融服务有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和感性的认识。
中国工商银行在展会上整合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推出其全新的电子银行品牌———“金融e通道”。透过此“通道”,人们可以享受到包括个人网上银行、集团理财、银证通、外汇买卖、个人汇款、代理行、网上个人质押贷款等全面的网上银行新服务。在华夏银行的展台上,华夏银行总行网络银行部工程师周晓明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华夏银行已正式实施了CRM,它一方面能通过数据挖掘与客户分析,向客户提供快速和周到的服务,从而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另一方面通过对银行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及内部资源的合理使用来降低银行成本,提高效率。因此,CRM可以说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革命。民生银行在展会期间,还不失时机地开了个“账户信息即时通”服务的新闻发布会,及时向人们推出这一新型金融服务项目。民生银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账户信息即时通”服务是将电信科技手段与银行服务融为一体,为免除客户对账务资金变动情况无法全面、及时掌握的后顾之忧,而为客户提供的一项增值服务,让客户尽享高科技和民生银行人文关怀的便捷与安宁。
记者曾参加了从1998年起的历届“科博会”(国际周),亲眼目睹了金融与高科技是如何由最初的彼此陌生、彼此探寻,一步步地走向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直到发展至今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溶于水、难舍难分的阶段。由此,联想到一位哲人曾说过的话:“一个事物只有依据其与其他事物相待关系之揭示,自身才能得以确认;若缺少这种关系,事物便无意义可言”。在本届“科博会”上,此话个中的深意,我们似乎已然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