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名称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名称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

主展场:国家会议中心前广场 2020年9月上旬     | 详细时间 | 交通路线

English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徽标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徽标

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展商新闻 > 正文

第五届“文博会”山西展团新闻通稿

分享到: 2010年11月14日  来源:文博会官网 

第五届“文博会”山西展团新闻通稿

 

第五届“文博会”山西展团再出新动作。展会期间,山西省将由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平率队、由省直各有关部门和11个地市级代表组成的强大展团赴京参展。这是山西省首次组织地市级政府代表团参加北京文博会,是山西省连续第五次参加文博会展览会,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参展。据初步统计,本届展会山西共有参展单位百余家,推出展品23个大类数百个小类,推介项目200余个,拟现场签约项目10余个,签约金额近10亿元人民币。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科技中心,“北京文博会”是展示文化形象、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山西省通过每年组织参加“文博会”,展示形象,推介项目,促进交流,参展成果逐年扩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山西参加本届博览会,旨在进一步展示山西文化发展大思路下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良好文化发展环境和极具挖掘潜力的优势文化资源,大力宣传并推介山西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不断提升山西文化的影响力和招商聚贤的吸引力。

为了认真组织好本届博览会,山西省做了充分的组织准备工作,与往届比,呈现出三个新的亮点

一、政府助推力度大。今年山西提出了“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战略性发展目标,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山西转型发展的七大路径之一,确立了大作品表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的“五大”发展战略,全省上下形成了促转型、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在山西,振兴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发展结构的重要主攻方向,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文博会”作为一个重要展示平台,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王君省长专门作了批示,副省长张平亲自率团参展,各个地市由分管副市长牵头组织一批大项目参展推介,形成了上下联动一起抓文化产业的良好局面。

二、参展单位积极性高。“文博会”是个综合平台,大企业有大企业的“蛋糕”,小单位有小单位的“舞台”,每一次参展,得益于有效的组织和对接,每一个参展单位都能收获到丰硕的成果。正因为此,文化单位参展热情高涨,报名踊跃,展商人数、展品规模不断扩大。正如一位展商所说:“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盛会,也是一个展示、推销自己产品的重要平台,这么好的机会,我们怎么能够错过?”其实每一参展单位都是抱着同样的想法才来的。

三、项目、展品吸引力强。本届展会,推介的大项目、好项目显著增加,有不少项目是山西各地整合优势资源推出的文化产业项目中的“潜力股”,1118日将在北京新闻大厦酒店举行隆重的项目推介和签约仪式。在主展馆,400平米的山西展区精彩纷呈,传统工艺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的醋产品、青铜器工艺品、刻花瓷等,都是这些企业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找准产品定位,推出的最新创意产品;《立秋》、《一把酸枣》、《解放》、《绛州鼓乐》等精品剧目焕发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市场感召力;以科技、创意为先导的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同样也会给观众留下耳目一新的感觉。“华夏古文明,魅力新山西”,山西文化产业的新成就新成果将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重大的发展举措、美好的发展前景将吸引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新的集聚,也必将创造更好的明天。

 

新闻链接

 

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扎实推进人文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狠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省文化产业由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开始进入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文化资源蕴藏丰厚,发展文化产业基础扎实。全省现存不可移动文物30186,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1,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8处。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口头传说、礼仪节庆和手工技艺等普查信息20万条,特色鲜明,弥足珍贵。地方剧种52个,民歌20000余首,民间舞蹈200多种,锣鼓20多种,数量众多,异彩纷呈。根祖文化、佛教文化、晋商文化、古建文化、红色文化、太行文化、黄河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种类繁多,交相辉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文化产业增速明显,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据统计,2004年至2009年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

 

   年度

类别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增加值(亿元)

86.36

100.7

124.72

160.75

20775

246

GDP比重

2.33%

2.44%

2.63%

2.80

2.84%

3.34%

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为25.65%,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长幅度,保持了较高增长势头。

三、多元化投资格局初步形成,所有制结构有所优化。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为企业,涌现出了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太原文广集团等一批有竞争力和实力的国有文化企业,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同时,山西运城萨瓦莱斯制版有限公司、山西宇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问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四、各业态规模初具,成长迅速我省文化产业门类齐全,各业态成长迅速,具有了一定实力和竞争力。

新闻出版业:经过多年改革,新闻出版行业领域已基本形成覆盖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和网络“六大出版”门类以及编辑出版、印刷复制、流通发行“三大主业”的新闻出版产业体系。目前全省共有新闻出版集团组织3家、图书出版社8家、音像电子出版社3家、报刊277种、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534种、印刷复制单位3607家、发行企业2304家,从业人员近6.2万人。全省有音像制品经营单位1306个,从业人员3653人,年营业收入1.68亿元。2009年,全省新闻出版业总产出86.97亿元,资产总额89.74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09亿元,较上一年度同比增幅达15%

影视传媒业:全省广电行业已形成综合、专业、外宣、付费门类齐全、科学布局的新构架。山西卫视省外覆盖人口5.46亿;黄河台节目覆盖北美、拉美、中南美和亚太地区形成了长城平台卫视、SCOLA台、黄河电视孔子学院、汉语广播“四轮驱动”的外宣新格局全省有线电视用户达420万,数字电视用户达200万户。电视购物频道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全省广播影视经营收入26.49亿元,资产总量57.03亿,分别增长3.94倍和2.8倍,增幅列全国同行前茅。

演艺业: 2009年,全省国有、集体艺术表演团体160个,从业人员9388人,演出3.2万场,演出收入8695万元,在全国名列前位。民营演出团体异军突起,民办剧团600多个,八音会、秧歌队、礼乐团等民间演出团队众多,从业人员在6万人以上,演出收入3亿元以上。全省有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42人,“小梅花奖”获得者123人,每年新创剧目50余部,涌现出一批既叫好也叫座的精品力作, 话剧《立秋》演出600多场、舞剧《一把酸枣》演出800多场,说唱剧《解放》200场,反响强烈,前景看好。

文化旅游业:全省有旅行社668个,国家级5A景区2个,4A景区38个。2009年全省海外旅游接待人次1067835人,创汇37794.05万美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13.69%25.71%;国内旅游接待人次10610.72万人,收入865.85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13.07%20.05%;旅游总收入892.53亿元,2008年增长20.72%。旅游与文化互动发展,《晋商》、《乔家大院》、《走西口》、《八路军》等一批影视作品在央视的热播,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舞台精品演出的推波助澜,使晋商旅游、红色旅游在短期内迅速升温;一批具有山西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文物仿制艺术系列、山西风光剪纸系列、关公铜像系列等的有序开发,开启了我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的新局面。

艺术品与工艺美术业:

工艺品制造业发展较快,11个工艺美术门类中山西有10个。据统计,全省500万规模以上工艺美术企业有27家,年产值31.6亿元。小型的、作坊式的工艺美术生产单位数量众多,县乡一级分布广泛。

书画艺术品经营业趋于活跃,全省有事业建制的画院6,省级备案民办书画艺术组织20余个;市县还有规模不等、数量不少的各类美术馆、书画院所、画廊画店等书画经营业主。仅省城太原较有规模和影响的私人美术馆有5个,画廊数十家。该行业交易灵活,市场活跃。

休闲娱乐业:经文化部门统计,全省有网吧、歌舞厅等室内娱乐场所(不含健身娱乐和户外休闲游乐)5665,营业收入9.8亿元,从业人员26397人。其中,仅网吧3561家,从业人员14960人,营业收入5.7亿元;歌舞厅娱乐场所2104家,从业人员11437人,营业收入4.1亿元。

网络动漫游戏业:全省有动漫游戏类相关企业30余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80%动漫企业入驻太原高新区,享受高新区相关政策。有国家动漫教育研究基地1个,省级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基地1个,完成动漫作品150余部,计27591分钟,在动漫原创、手机动漫、虚拟影像应用、网游开发等领域有较好进展。山西问天科技有限公司原创网游产品《苍穹》入选第五批“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

文博收藏业:我省拥有较大规模的古玩艺术品收藏交易市场17个,集中分布在太原、大同、临汾、运城、晋城、长治、晋中、候马、介休等地,民间藏品面广、项杂、量大,交易活跃,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仅太原市南宫古玩市场,有商户200余户,每周交易量百余万。全省有一定规模的收藏企业及收藏户数十余家,如山西会馆收藏山西民宅、牌匾、石雕等多达2万件。

节庆会展业:我省较有规模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有51个,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有10余个,如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大同云冈国际旅游节、五台山国际旅游月、运城关公文化节等,这些节庆活动的持续举办极大地扩展了山西文化的影响力,提高了山西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