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名称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名称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

主展场:国家会议中心前广场 2020年9月上旬     | 详细时间 | 交通路线

English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徽标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徽标

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新闻 > 正文

大危机蕴藏大机遇 期待文化产业在危机中实现新突破

分享到: 2009年09月25日  来源:中关村创意产业网 

有“危”必有“机”,大危机中往往蕴藏着大机遇。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宏观经济的萧条期往往是文化产业的机遇期。

首先,文化产品振奋精神、增强凝聚力的作用进一步加强。金融危机之下,经济会出现低增长与高失业,但与此同时,出于提升竞争能力和获得精神慰籍的需要,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消费与投入不降反增。“文章憎命达”、“诗穷而后工”,经济的萧条同时还会给文艺创作提供更多的素材、灵感和创新源泉。经济危机来临之后,人们现实的“梦”破灭了,但精神的“梦”却更加强烈了,愿意到文化产品中去寻“梦”,同时,也借着这种寻“梦”的过程振奋信心。只要政府引导得当,创造环境,鼓励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必然能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其次,文化产业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力的作用进一步突出。经济危机之下,老百姓个个捂紧钱袋子,对房地产、汽车的消费欲望降低,以往在这些行业上的消费能力将进一步转移到文化产业上来。同时,经济危机之下,老百姓“忙碌、紧张”的程度进一步降低,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消费精神文化产品、愉悦心情。同时,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发展潜力大、资源消耗少,符合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符合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转型要求。

然而,有了机遇并不等于就一定能抓住机遇。要想在经济危机中迎难而上、谋得新发展,还必须克服不少难题。以湖南的文化产业为例,虽然名声在外,但也面临着不少发展难题:一是“大而不强”。虽然湖南是一个文化大省,名声在外,“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文化湘军”闻名全国,但“大而不强”,文化产业在产值、产业规模、在GDP中所占的份量都较弱,还称不上文化强省。二是“多而不精”。湖南文化产业虽然门类较全、亮点频现,但暂时还没有突出到在全国可以称雄的行业和产品,更加没有像“韩流”那样能够走出国门、在世界流行的文化精品。三是“活而不稳”。湖南文化产业在经营活动中有创新、有活力,但发展还不稳定,不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因此,要想文化产业化“危”为“机”,实现新突破、新发展,开创一个中国文化的春天,一要常新。文化产业不是“汗水产业”,而是“创意产业”。创意产业不依赖于实体,而是精神类的产品,要求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推陈出新并且常常出新。二要出精。文化产业是“精品产业”,只有精品,才能在文化市场中站稳脚跟。只有“叫好又叫座”、既有吸引力又有市场力的文化精品,才能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