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27日 来源:北京商报
从周杰伦的《东风破》开始,古典中国风就成了年轻一代音乐人追求的焦点。在中国音乐产业低迷的当下,强劲的中国风能否提振人心,筑起摇摇欲坠的产业基石?记者专访了华语乐坛知名经理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许晓峰,他表示,中国音乐要从中国风出发!
中国音乐根植民族
有人认为,相对于近年来流行的中国风,其实早先就有人将音乐风格划分为“欧美流行音乐”、“日韩风”、“港台”等,既然音乐无国界,为什么还要追求这些国家化的东西?对此,许晓峰持不同意见,“音乐无国界,但其实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音乐家是有国籍的’。艺术是最求差异性的,是非常个性化的,表现了这个民族或是这个创作者的思想、价值观。艺术家都是从生活出发,去创造跟自己的国家、民族、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之所以媒体提出了‘日韩风’等,其实指的是不要抄袭他们,中国音乐的根在哪里?它一定是根植于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生活。如果你一个中国人,做出来的曲子跟日本人或者韩国人做的一样,除非你从小在日本或者韩国长大,否则那就是彻底的模仿和抄袭。这种做法对整个中国音乐产业是非常不利的”。
“中国风” 应该扩大范畴
“中国风”只是一个名词,是对“周杰伦、方文山”这对组合的一种标榜,但并不是只有他们创作出来的歌曲才叫“中国风”歌曲。如果放眼很多以前的经典音乐作品,包括中国传统的民歌、朱哲琴、郑钧、许巍等等,还有现在的凤凰传奇组合的一些作品,都有大量的中国元素,中国风格也非常明显。所以他认为应该扩大“中国风”范畴,凡是带有中国民族特点的作品,都叫“中国风”。这个潮流值得提倡和欣赏,只要是原创。
“我们也期待那种更有底蕴的、根植于中国广袤的文化土壤的作品,比如当年王洛宾的作品,还有《青藏高原》这首歌,都有非常浓郁的中国风格。这种作品不仅仅风格上是民族的,是中国的,它们本身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许晓峰表示。
中国音乐市场要依靠本土
女子十二乐坊曾经在日本火了一阵,但最终没打开国际市场,中国风怎样在国际市场推销自己、打开国际商演市场?许晓峰认为,“我们最大的市场是国内市场,成功之后再走向世界才值得赞赏。不要像一些电影似的,拍的时候就专门为了去国外拿奖,但在国内放映都没人看”。艺术家做音乐,不是做给外国人听的,就像美国人做音乐的时候不会想到中国人一样。中国有十几亿人口,这么大的市场,为什么不先考虑自己的听众呢?等真的把这个市场满足了,如果再能让外国人购买,无论他们是出于好奇还是欣赏,那只是锦上添花的事。
中国风不等于中国原生态
许晓峰同时强调,打开商演市场之前,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就是作品要有自己的本土特点,这才能解决艺术的差异化问题。美国人是不会购买中国乐队的摇滚专辑的,他只会选择那些他觉得新鲜的、自己做不出来的东西。第二,就是要用国际方法去做艺术处理,这样才能引起共鸣,而不是用一些原生态的东西,老外很难听懂。第三,就是国际通路,要选择国外一些实力雄厚的演出商或者传媒集团,做到全球发行。比如朱哲琴,她就是通过与华纳合作取得成功。针对近年来设计等领域也出现了“中国风”,将一些中国元素混搭和拼接的现象,许晓峰则比较宽容,“不要干涉艺术家的创作自由。经过一段时间,有实力、有思想、有原创性的作品,终归会得到市场的认可。我觉得国外市场永远不会对中国元素厌倦,只要能够表达好,就会有市场空间,怎么会厌倦呢?美国的大片、电视剧多不多,至今没听谁说对美国元素厌倦了。所以,这个问题完全不用担心。担心自己的文化让别人感到厌倦,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现”。
创作应立足当今国人精神
文化是流动的,有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有汉文化,还有其他民族的文化。不管怎样选择,都要立足于当今中国人的精神和生活。所以,不要拘泥于传统文化。
新的元素,要想得到世界的认可,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时间,一个就是要有一批艺术家为之不懈地努力。比如现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就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强势,那是因为过去20-30年,中国有一批这样的艺术家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反映出当时中国的思想观念、社会变迁。所以,只要坚持原创,坚持描写生活,中国的当今文化也好,新的文化要素也好,都会源源不断地被认同、被欣赏、被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