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名称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名称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

主展场:国家会议中心前广场 2020年9月上旬     | 详细时间 | 交通路线

English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徽标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徽标

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政策 > 正文

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分享到: 2007年09月11日  来源:中关村创意产业网 

文化资源是南京各类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文化产业是南京经济发展中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实施文化南京战略,加快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举措,是建设创新型城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国家、省和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南京文化产业的意见》(宁委发〔2006〕37号)要求,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背景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知识与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价值的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高端和前沿。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创意、高流通的特点,它是一类低能耗高产出的新型绿色产业,也是当前畅销消费品(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市场前景十分明朗,盈利空间非常广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大大减轻因发展经济而给资源带来的压力,同时也能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带给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上的收益,还可以极大的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人们对于文化创意型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将开始加速增长。当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国家竞争力的紧密联系,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当前,国内已有很多地区和城市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立市之本”、“立区之本”。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在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着手建立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市文化底蕴深厚,科技资源优势较强,人均GDP已经达到5000美元,具备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支撑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深入实施“文化南京”战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发展基础

(一)南京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丰厚基础与优势

1、南京丰富的文化遗存不仅具有传承城市文明的社会价值,也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价值。
2、南京科教资源丰富,人才荟萃,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南京鼓励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政策扶持。
3、规模初具的文化产业、发育完善的文化市场为南京的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4、城市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市民对创意产品日趋旺盛的需求,催生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雏型,成为繁荣文化创意产业的动力。
5、南京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越来越强的技术支撑。起步发展的产业园区建设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

(二)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的问题

1、南京文化创业产业发展整体处于起步培养阶段,产业规模小,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
2、文化资源管理分散,存在管理体制性障碍,资源分配的机制缺乏有效整合和集聚。
3、文化消费水平有待提高,文化消费市场有待培育和激活,文化经济类人才相对匮乏。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总体目标,从提升南京城市文化竞争力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高度,深入实施“文化南京”战略,大力实施文化创新工程,优先培育和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创意主体和产业门类,扶植和壮大文化产业群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延伸和拓展产业链,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化功能,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相结合的原则。政府通过制定规划、提供优惠政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推动和引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竞争壮大和发展自身,在市场运作中形成产业集聚。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和集聚区,提高运作水平。
2、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品牌相结合的原则。鼓励企业以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创建自主品牌。同时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国外知名企业到南京建立创作、制作、研发、加工、市场推广等基地,扩大国际合作,尽快形成产业规模。
3、坚持发挥群体优势和培育龙头企业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龙头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支点,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

(三)总体目标

2010年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力支撑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根据南京城市特色、资源优势、文化消费趋势,形成优势门类突出、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到“十一五”期末,文化创意产业要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增量的主体部分,成为全市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跨越,构建中国东部地区“文化智慧创意中心”。

四、主要发展任务

积极借鉴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培育市场主体,适度建设产业园区,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扶持、优先发展以下十大文化创意产业:

(一)建筑设计

围绕城市老城保护开发和新城建设,发展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城市景观设计、房地产开发和销售策划、室内装潢设计业。

(二)广播影视

鼓励发展影视节目策划、影视蓝本策划、影视剧策划、营销等相关产业。优化现有资源,吸纳社会资本,壮大产业集团,大力深化南京广播影视产业的市场化和企业化程度。利用资源优势,开拓高新技术,实行领先战略,着力发展内容产业,全面提高南京广播影视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多出精品、品牌栏目和名优节目,形成一定规模、面向市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比较完善的电视剧等节目创作生产体系。鼓励社会资金建设广播电视创作、拍摄和制作基地,提升我市广播电视业的整体水平。积极支持江苏影视基地落户南京。

积极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加快建立南京数字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完成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和南京都市圈地区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互通。推动内容产业、网络产业、新媒体等业务的开发及跨媒体发展。积极拓展有线电视网络增值业务,最终形成一条以广播电视为龙头的文化产业链,使南京成为国内一流、世界较有影响的广播影视产品创作、制作、交流和交易基地。

(三)工艺美术

鼓励民间资本投入艺术品业,重点发展书法、绘画、印石、丝织和各类工艺美术品。努力营造艺术品创作的良好环境和艺术氛围,鼓励艺术品生产多样化、个性化,充分调动各类艺术人员的积极性。有效整合各类艺术品和民间工艺品资源,在努力扩大艺术品生产规模的同时,充分发挥艺术名品和名人优势,致力于创作出国内外的艺术精品。

发展艺术品拍卖业。做大做强“十竹斋”品牌,壮大市文物公司发展实力。充分发挥文物鉴定专家的作用,着力提升朝天宫等文物古玩市场建设档次,规范民间文物市场管理,提升民间文物市场水平。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艺术品收藏和拍卖业,逐步建设收藏、鉴赏家队伍,发展艺术品民间收藏市场和文物流通市场。建立民间工艺创意基地。扶持夫子庙、朝天宫和高淳县老街等区域民间工艺品市场和收藏品市场,以及南京云锦、夫子庙花灯等传统工艺品牌。

建设现代艺术创意基地。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结合城区老建筑、旧厂房的保护和改造,建设现代艺术创意平台,为这些旧厂房、老建筑注入时尚、创意的新元素,成为历史与现代结合的新亮点,成为城市历史与未来承接的良好典范,成为现代城市文化经济的新增长点。

(四)计算机软件设计

重点扶持集成电路设计、手机软件、动漫游戏软件、教育软件,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软件产业集群,建设和完善公共技术平台。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和市场经济手段的力量,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着重培育南京市在这些行业领域中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企业,带动南京市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加强南京软件产业的规划引导和合理布局,以江苏软件园、南京软件园为品牌和龙头,在高新区、鼓楼区、玄武区、雨花台区、江宁区等5个重点城区作扩张延伸,建设特色明显,适度集中的软件产业基地,形成“两园多基地”的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使南京软件产业研发和产业化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一步推进南京软件产业与国际IT产业的融合,加快软件产业外向型发展速度,提升整个产业竞争力,把南京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软件名城”。

(五)动漫游戏

鼓励发展动漫创作、网络漫画及杂志、玩具等关联产品。把动漫产业作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充分依托人才、科技、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特色优势,积极为动漫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力求把南京打造成集动漫创意、研发制作、人才培训、衍生产品开发等功能齐全的动漫产业集聚中心。

合理规划动漫产业布局,尽快建立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建设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软件园区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现行的政策、技术、服务、场所等条件,支持和促进动漫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重点建设南京数码动漫创业园等动漫产业创业孵化器及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在软件、技术、信息、版权、出口及融资等方面提供服务;建立原创动漫素材库和动漫艺术馆,建设动漫主题公园。打造若干个实力雄厚、在全国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动漫龙头企业。融合和链接文化创意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使研发、策划到制作生产、市场推广、传播流通、销售等环节形成畅通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

鼓励国产原创动漫作品的创意和生产。支持我市企业和个人开展自主研发,创立自主知名品牌和形象,举办全市动漫原创大赛和展览,积极争取举办全国性动漫原创作品创意大赛,南京地区电视台应当优先采购、优先播出本地的原创动漫艺术精品。成立南京市动漫行业协会,支持行业协会配合政府部门制定行业规则,研究论证动漫分级制度,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鼓励有条件的院校成立动漫学院,积极整合动漫教育资源,充分依托南京软件和文化的双重优势,大力培养动漫高端人才,把我市高校动漫专业办成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一流的动漫院、系。

(六)广告设计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的集中化和专业化发展,促进南京广告资源的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保持南京广告业的市场领先地位;积极开发广告新型媒介,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用创意和创新来引领产业竞争优势。鼓励广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促进多元化经营,拓展融资渠道,开拓经营新思路,积极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强包括市场研究、营销企划、广告创意、媒介投放、效果评估、产品展示等在内的产业链之间的分工及协作,提升广告会展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和创意水平;创新整合营销思维,加大推广力度,全面提升南京广告业的品牌形象,扩大南京在全国广告业中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力争推出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参与全国和国际广告市场竞争,年营业额超亿元以上的综合性广告公司。

(七)时尚设计

鼓励发展礼品、服装、鞋帽、饰品、发型、美容、形象和运动设计等。围绕南京时尚消费特点,加大时装、饰品、奢侈品、新潮消费品原创设计产业发展等,培育不同类型的时尚设计街区和集中区,形成品牌竞争力,提高产出规模。

(八)表演艺术

努力发展演出市场和夜文化经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度开发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以演出为核心的多元产业链,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群众文化消费需求。通过舆论引导、兴趣培养和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南京市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消费需求,充分放大“夜间经济”效应。

充分利用南京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优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合作。通过缔结友好城市、互办文化周、政府组团、民间交流、商业演出、举办展览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渠道,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为民间交流创造条件、铺平道路。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开展对外文化产品贸易。扶持文化产品出口,做大做强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积极参加国际文化市场竞争。

以南京文化艺术中心为轴心,以南京都市圈为半径,以长江三角洲为视点,建立演出院线制,扩大和延伸我市品牌剧场的影响力。在院线制的基础上,打破地域界限和隶属关系的限制,推进剧场、剧团和中介机构的联盟,实现行业重组。

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开办演出经纪机构,组建演出团体、设立演出场所、开办演出经纪机构,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建立涉外演出公司,发展壮大我市演出经纪人队伍,推广制作人制度。实行“娱乐超市”制度。以发展演出业为抓手,推动娱乐业的发展,促使这些大型娱乐场所成为我市娱乐业的龙头和标志,不断丰富其功能和经营项目,使其多样化、规模化、层次化、品牌化。同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减少政府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鼓励文艺演出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努力发掘南京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运用戏剧、舞蹈、音乐、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打造1~2个标志性舞台艺术作品,使其成为南京演出业的特色品牌,常年为中外游客演出。建设一批现代演出场馆,建设1~2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主题游乐园项目。针对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不断丰富新的文化娱乐服务项目,形成门类齐全的演出市场,使南京成为区域性演艺中心和艺术培训中心。

  (九)出版发行

  鼓励发展图书、杂志、报纸、策划、营销等关联产品开发。对市属期刊资源进行重新洗牌和统一整合,推动兼并、联合、重组,实行跨地区、跨媒体发展,实现由单打独斗到群体作战的转变。一是“期刊+期刊”,即成立期刊集团,二是期刊加入报业集团,三是期刊加入出版机构,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新闻出版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整合资源,积极引导和扶持民营书业做大做强,尤其加快一些民营小书店的公司化进程,使他们能向连锁和联营发展,打造企业品牌。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个性化报刊,培育品牌报刊;积极发展音像出版、电子出版、电子商务、网络出版和游戏业、版权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印刷业方面,建设印刷工业园区,积极发展包装装潢印刷和高附加值印刷加工业,把南京建设成为全省最大的印刷基地。在发行业方面,充分发挥长三角出版物的作用,加快发展连锁经营,推进物流配送基地建设,形成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的现代市场营销体系。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发行、印刷、复制和版权中介服务等领域。

  加强出版、报业、期刊、印刷、发行、版权等行业协会的建设,建立版权代理、广告经营、市场调查、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推动中介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加强出版、发行、印刷管理,依法严厉查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保护创意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开展打击盗版音像制品专项行动,不断推进和完善多方联动,层级负责的“扫黄打非”工作机制,维护出版物市场正常秩序。

  (十)工业设计

  以江苏工业设计园为重点,建设8个具有专业特色的设计中心:
  江苏汽车工业设计中心:依托南京汽车集团在汽车研发、设计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建立集汽车设计、展示、销售的南京汽车工业设计中心。
  江苏电子工业设计中心:以长江科技园为主要载体,形成电子及相关产品设计,并以此吸引国内外相关研发、设计企业进驻,形成技术优势和产业规模。
  江苏生物化工及新材料设计中心:以南京工业大学无机膜、陶瓷膜等国内领先技术为基础,整合国内外设计资源,打造以化工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为主体的研发设计中心。
  江苏电力自动化设计中心:以南京南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世界之窗软件园为核心,形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市场中心和信息中心。
  江苏生物医药与合成药研发中心:发挥东南大学医学院和中国药科大学在生物医药方面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形成生物医药、合成药的研发中心。
  江苏建筑及交通设计中心:以南京工业大学相关院系为依托,形成建筑业设计以及各类专门人才集聚中心。
  江苏通信及电子信息设计中心:利用南京邮电大学的研发力量,形成通信、电讯及系统集成研发中心。
  江苏微波及电路系统集成设计中心:依托中国电子集团南京电子技术第十四研究所在电子系统工程方面人才和科研的优势,形成全国最大的微波及电路系统集成设计中心。

  五、产业布局和载体建设

  结合老城区旧工业厂房和住宅区功能改造、近现代建筑保护,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为创意设计企业搭建服务载体。做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定位,充公发挥园区对文化创意设计企业的孵化、集聚、推动作用。重点培育扶持“一带、五片”(石头城文化创意产业带、南京高新区软件园动画产业基地、江苏工业设计园、南京晨光文化创意产业园、幕府山国际休闲创意产业园、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石头城文化创意产业带。位于鼓楼区,以石头城历史文化为底蕴,依托南京艺术学院以及国画院的文化设计力量,打造石头城文化创意产业带。该带串联从北至南包括八字山公园、古林公园、江苏电视塔、石头城公园、清凉山公园、乌龙潭公园、颜鲁公祠在内的各风景区,吸纳绘画艺术、时尚产品设计等创意新颖、门类多样的艺术及文化产品设计企业。

  ──南京高新区软件园动画产业基地。以南京软件园为依托,发挥人才和基础设施的优势,利用世界尖端软件发展技术,努力开发具有核心文化和创新竞争力的作品,建设总面积为3.5万平方米的动漫大厦,聚集30家以上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动漫企业,年生产动漫产品在6000分钟以上,建设成为具有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教学研究基地。

  ──江苏工业设计园。以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依托,以模范马路沿线大学、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为支撑,以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知识产权为目的,吸引国内外工业设计人才集聚,实现为制造业提供工业设计技术支撑的生产型服务业项目。按照“政府引导、院所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着力培育自主设计能力,提升江苏制造业创新水平,形成“轴线发展、一园多点”的格局。“十一五”期间,拟建成100万平方米研发设计及配套用房,形成500~1000家设计公司聚集,拥有超过5000名研发设计人员的工业设计园区,形成一批研发设计产业集群,最终建成立足江苏、面向全国的工业设计成果转化和辐射中心。

  ──南京晨光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秦淮区纬七路与秦淮河之间的南京晨光集团公司北区地块,占地面积达21万余平方米,未来3~5年时间,建成一个集理念设计、文化传播、广告制作、动漫设计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园区,为各类企业提供包装设计、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广告营销、金融中介、科学研究等一系列服务的时尚创意基地。

  ──幕府山国际休闲创意产业园。位于下关区幕府东路,面积7万平方米,分为休闲产业设计园、休闲产品展示区、中外景观展示区、美食街区、精品花卉区、儿童主题乐园区等六个片区。产业园主要吸收产业设计创意公司入园,以休闲产品设计、研发、展示及交易为主要方向。休闲创意产业园建成后预计将吸收约300家至400家入园企业。

  ──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位于白下区光华东街,该园区分为建筑装饰设计区、广告艺术创意区、工艺包装创意区、咨询策划服务区,并用“上场下店”的模式打造创意行为艺术街区。该项目一期占地4.5万平方米,二期1.5万平方米,计划引进各类企业约100家,5年内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六、保障措施

  (一)构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发展先进文化生产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现行的文化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执行力度,在资金投入、立项、用地、税收、价格、信贷、融资、生产、进出口、社会捐助与社会保障等政策方面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引导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集聚和发展,解放和释放文化生产力。重点支持具有市场竞争比较优势的文化创意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企业及功能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

  (二)以创意产业园区为抓手,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建立和扶持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引导分散的资源和项目尽可能向园区集中。引导各集聚区形成清晰的产业定位,精心论证、科学规划园区内项目的布局,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与过度竞争。根据不同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规划集聚区的产业结构,激励集聚区内不同企业互补合作,搭配产业链,形成规模经济。加大扶持力度,对进入园区的文化创意企业,在土地使用、人才引进、规费减免等方面实施优惠政策,吸引国内甚至国外文化创意企业落户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造有利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宣传力度,形成尊重创新、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发展环境。建立第三方知识产权评价中心及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评价制度。通过建立一整套对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意项目进行评价的机制、模型、原则和运作模式,占领全国文化创意项目评价的制高点。允许经有关部门依法认定、评估的专利和技术按一定比例折价作为股本和注册资金。整合相关社会资源,创建专门的创意交易平台,降低文化创意产品交易成本,实现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转化。

  (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步伐。组织实施“创意在南京”工程,大力吸引各地人才到南京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举办大型设计艺术展览,打造设计师们互相交流碰撞的平台,推动设计师与国内、国际设计界进行广泛的对话与交流。营造自主创新、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使创意设计走上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五)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利用政府资金引导、银行贷款筹资、民间资本投资、上市融资等多种途径,实行多元化投资。市政府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本市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经认定的本市重点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可以采取贷款贴息、补贴和奖励等多种方式予以资助。充分发挥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向银行推介重点项目;通过贴息引导机制和市场化的项目贷款担保机制,引导银行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投入。鼓励企业运用资本运作的办法筹集发展资金,支持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吸纳社会资本等形式,加快推进企业股权多元化。

  (六)建立创意产业统计评估体系,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尽快研究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创意产业统计评估体系,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定期发布《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等。鼓励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的各种行业协会,发展经纪机构、代理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等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在资源供给、产品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促进各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渠道畅通。大力发展文化策划、咨询、影视、演艺、展览等领域的文化中介机构。规范文化中介企业的设立和运行,实行许可证及资格认证制度,完善文化经纪人与经纪组织的资格评定体系,为文化交易信息化、法制化和网络化奠定基础。

  (七)培育市民文化消费观念,激发文化消费需求。要加大文化教育的投入,调整文化产品结构,形成文化培训、文化娱乐、文化交流、文化展演、文化旅游、文化休闲等市场,使我们的文化市场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充分发挥现有场所的作用,积极通过文化创新来不断发掘新的文化题材,打造新的文化品牌,吸引广大市民参与文化消费。加强各类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加快发展艺术品展示、收藏、拍卖的文化商品交易市场。积极发展动漫、音像、广告、展览、咨询、版权等文化产品服务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在交易种类、交易方式、服务规范等方面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