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23日 来源:文博会官网
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是当代创新型城市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文化与资本的结合,已成为支配全球资本博弈的创新基础。由此,全面认识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填平文化产业与金融创新之间的鸿沟,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前沿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全球语境下文化资本的新概念、金融资本的新动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系统的战略体系研究中有一个全新的思考与对策。本文拟对文化与产业、文化与金融、文化与资源、文化与资本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把握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怎样把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本进而形成国家、地区、城市、产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基础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哪些文化资源能够形成文化资本
近年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实践表明,文化完全可以从书本、文本中“解放”出来,成为产业与资本的内容基础与创新基础,形成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国际法权的版权经济创新体系。从文化书写、文化生产,到文化产业、文化创新,文化已从修辞工具、生产工具,演化为创新工具的综合创新关联体,体现出系统的组织生产力特征,展示着文化资本的主体性系统发展能量。
季羡林先生说过,2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然而,从《花木兰》到“七夕节”,从“达仁堂”到《功夫熊猫》,许多本属于中国文化元素与非物质“领土”,却成了他者的文化资本与版权经济,并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扭曲与误读。一个时期以来,不仅韩国的《大长今》电视剧系统地把中国医药文化、餐饮文化、宫廷文化、建筑文化、礼仪文化、音乐文化,演绎成了韩版文化资源的版权经济体系与文化资本链,造成了韩国餐饮热、旅游热、服饰热与“韩流”的东方文化产业时尚热潮,而且美国也把秦始皇时代的万里长城、成吉思汗时代的欧亚纵横等主题,列进了好莱坞大片的生产计划与版权经济体系。可见,如果我们只有文本与文化资源,而没有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本的文化,是难于进入与全球化相对称的版权经济文化博弈与文化创新发展前沿的,而只能使原创文化边缘化与萎缩。
笔者及研究团队曾花了数年功夫,系统整理和阐发了中国文化元素与符号资本的资源体系,形成了专著《创意中国与文化产业》(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对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文化创新元素与体系的版权经济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我们还将人类文明的15个发明体系与推动当代的15个创新体系形成的文化资本,做出了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形成了《文化产业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文化资本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多部著述,进行了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本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
有必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能转化为文化产业,也不是所有的文化服务都能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版权经济链,比如涉及到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政治文化,涉及到人民文化基本权益的公众文化服务体系,涉及到国民文化教育的文化,涉及到国防科研与国家基础研究的学术文化,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重点文物资源,涉及到生态保护的国家重点生态资源等等。
那么,哪些文化能够形成文化资本呢?对此,国家统计局曾划出七大类,包括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与相关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等。这只是基本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市场分类。事实上,文化产业是用文化创新进行非物质生产、制造、交易、传播的知识服务业,与用创意经济进行文化服务的内容产业。文化产业,从文化制造传播上看,包括“在线产业”的内容生产与网视数字制造业、“在版产业”的版权发行与知识服务业、“在场产业”的演艺与会展及文博业、“在地产业”的旅游休闲等;从文化功能上看,包括文化休闲娱乐、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产品制造;从创新要素上看,包括符号经济、媒介经济、信息经济、生态经济的生产、制造与服务、交易;从产业形态上看,包括设施文化产业、大众文化产业、地方文化产业、精致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与组织形式;从文化资本上看,包括符号资本、产业资本、形象资本、媒介资本等。尤其是城市文化资本的物质文化设施与设施产业,信息、媒介、符号非物质文化设施与设施文化产业,区域文化资源内容生产系统的文化资本演化与自主创新体系,都是国家统计局七大类文化产业之外的重要文化资本创新领域与文化产业发展领域。此外,文化资源可演化为文化资本的重要领域,除了影视、旅游、休闲、演出、娱乐、出版,还有工艺与艺术品,也不应将其划在核心层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资源等,具有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与国家文化资本系统要素作用,更应做为国家文化战略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文化创新体系。
“文化”离“金融”有多远
金融支持、资本支持、市场规模形成了文化产业的基本要素。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化离金融有多远,亦即文化离资本有多远,文化也就离产业有多远。前不久,四川大学蔡尚伟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了《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文化产业》调查报告,调查表明,文化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文化产业的资本市场受阻与市场规模受限,文化资本系统“寒潮”可忧,许多国内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搁浅。笔者认为,这些也是金融创新的文化资本有机构成不足所致。
当代社会,几乎产业领域的创新基础与创新内容,都有创意化的文化产业参与构成。然而,文化资本构成却需要有知识智力资源资本、文化内容资源资本与消费市场资源资本三大资本,与物质资本、非物质资本的产业融合及系统组合。美国正是借助信息社会智力资本与传播技术的演化,才将版权经济形成文化产业内容生产的发展优势。
文化与金融的结合,要有金融创新与金融政策的发展机制与平台,要有文化产业专业投融资主体机构与基金管理、运营,要有文化产品生产与项目立项发展的担保主体与相关风险评估专业中介机构,要有证券化的资本市场创新机制与文化产业交易服务主体,使文化产业园区与创意科技园区具有创新平台与引擎,得到产业资本金融创新机制的持续支持。
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本的关键是什么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曾说过这样的话:中国人勤劳而又不富有,是由于中国缺乏财富创造动力的产权制度。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日韩企业抓住机遇,拓展内容生产的非物质资本发展空间与文化自组织创新体系,赢得了文化产业发展先机,在非物质化的文化创造与金融化的文化资本发展中变被动为主动,由文化振兴带来了金融转机。世纪之交,美国在版权经济的文化资本发展中,形成信息化、知识化的发展先机与文化产业的创新基础,使文化产业成为最大的出口行业。中国制造了世界1/3的电脑,但缺乏非物质化的版权经济创新基础,缺乏资产资本化创新体系与市场机制、商业模式。
我们的文化资源充实、丰富,文化资本与知识资本、消费资本有机合成的空间很大,发展机遇很大,只是完成这一步非物质化与金融化的跨度较大,难度与挑战也很大。这就需要我们紧紧抓住机遇,在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文化资本的大发展中迎难而上,科学发展,完成知识化、非物质化与城市化、金融化的兼容创新,实现自主创新的现代化转型与跨越发展。
一般来说,物质资源、先赋资源的城市化发展,将形成城市资本与知识资本、文化资本。非物质智力资源、后赋资源,在城市化的自主创新与创意经济发展中,也将形成知识资本、文化资本有机构成与创新体系。将二者融而为一的,就是创意产业、创意经济发展的内需拉动与自主创新。比如,创意城市的设计与定位,城市理念的发现与文化资本空间的拓展,就足可见出创意经济的创新作用。大连的星海乱石滩演化为“星海湾国际商务区”,满家滩演化为“金石滩国家旅游渡假区”,都是创意资本引爆环境经济连锁效应的创新案例,也是变地缘资源为文化资本,以及城市化文化资本全面提升的创新之举。
城市化与知识化,是生产力要素与资源配置率的全面提升。在这一创新发展中,文化产业、文化资本成为创新工具,具有知识资本、文化资本、消费资本三大资本有机构成的综合创新效应。但我们也要随时注意文化安全、资源安全、生态安全。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