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23日 来源:光明日报
回想观众心目中典型的中国动画形象,大家会不假思索的说出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谈”、“牧童”、“小蝌蚪找妈妈”……可是很显然,这些作品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产物了。在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今天,所有的物质和技术条件都日益优越,但为什么在人们的记忆中留存下来的优秀作品却越来 越少?中国动漫人一直在思索到底什么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动漫作品?怎样才能让中国动漫产品摆脱模仿、生搬硬套、低质短命的状况?“蓝猫”和“喜羊羊”算是国产品牌中较为成功的动漫形象,然而,把它们放到世界范围内去类比,它们身上的中国特征究竟有多少?相对于美、日、韩等出产的动漫形象中强势的民族特征,我们还要思考:中国动漫产业的核心价值该如何构成。
动漫需要核心价值理念和标准
中国动漫产品应具有完整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应该使中国动漫产品具有高水准的创作价值、高品位的文化价值、高速度高质量的生产价值、高回报的市场价值以及尽可能长久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在这个价值体系中有没有最为核心的价值构成呢?有没有能够形成这个产业核心动力的能量源和导向目标呢?如果我们剥开当今中国动漫产业“虚火旺盛、外热内冷”的浮华表象,冷静思索,我想,这个核心价值的内核应该是“理念”。这个“理念”的内涵是广博而深刻的,是在每一个中国动漫形象身上打上中国烙印的理念;是每一个受众能从中感受到的中国思维和文化内涵;是一种既继承传统又不断发展的有生命力的精神物质;是在世界各种动漫形象中第一眼就可以分辨出的中国面孔;是无论在何等恶劣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和利益面前都不能丢弃的道德标准和信仰……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个“理念”的出现。这个“理念”,也许是中国动漫为重新崛起而向全世界发出声音的“独立宣言”。
动漫需要整合资源
动漫产业是一个需要高投入的产业,没有雄厚的资金基础,高质量的动漫产品等于一句空话。目前我国在动漫产业上的投入资金已经相当可观了。国家支持的力度也是很大的,全中国用于动漫产业的资金总数是一笔可观的天文数字。但如果这个天文数字被大量分散,那么每个得到资金的企业和个体所能产出的动漫产品无疑是非常有限的。目前国内大中小企业纷纷挤身到动漫产业中。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投入巨资建立动漫基地和创业园区,把发展以动漫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各种问题在这种看似形势一片大好的状态中不断滋生。动漫基地的空间、设备等硬件也许可以用资金在短时间内组建起来,可是软件呢?能够入住基地的企业、工作室呢?这些都不是在短时间内用钱可以买到的。而很多地方政府把组建动漫基地作为与时俱进的政绩标签,有些房地产开发商把动漫基地变成了开发房产的变相投资。到目前为止,真正开花结果的动漫基地少之又少。而用于动漫产业的资金被花得打了水漂,或者是仅仅制作出了一些零零散散、昙花一现的小制作。
化整为零是克服困难的好办法,而聚少成多、整合资源是重拳出击的重要手段。对于中国动漫产业现阶段的发展来说,应从各个方面整合资源去出精品。
动漫需要高水准的创作人才
曾有专家指出中国动漫产业的最大瓶颈是人才短缺。而说到人才就不能不谈到教育。中国的动漫教育目前还属于起步阶段。各艺术院校看到了社会对于动漫人才的需求,纷纷设立动漫相关专业。但问题是师资严重缺乏,大量的专业人士多在行业中,能留到教育层面的人才是相当有限的。现在有些高校已陆续有动漫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但很快就投身到行业中去,能继续在高校中深造或任教者甚少。且目前进入高校的师资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但目前动漫专业的硕士点很少,硕士毕业生就更少。况且,动漫专业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现在的矛盾是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忙于行业中的工作,无暇从事教育,有学位的高校教师却大多缺乏实践经验又分身无术,这种双向脱节不得不说是中国动漫教育面临的一大尴尬和无奈。
动漫需要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中的受众人群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画中的水墨、工笔、写意,民间的皮影、剪纸、戏剧等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可吸取的营养元素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以这些元素为特征,所创作出的动漫产品一定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然而,面对吃着麦当劳汉堡、喝着可口可乐、听着HI-POP音乐、看着变形金刚和多拉A梦长大的中国新新人类,即使是“大闹天宫”式的动漫作品再次出现能获得认同吗?借鉴美日韩成功的经验,就是要打造一条从立项、开发、制作、包装到市场推广的完整产业链,培养和引导受众。产业链的真正源头并不在于立项、也不在于在以低成本的媒体形式先在受众中做市场铺垫,而是需要先准备好消费高品质动漫的目标受众。由此我们想到,中国动漫产业的真正腾飞远不是解决政策、资金、产业链、市场、制度等等这些眼前的现实问题就能做到的。对于精神、道德、审美、文化这些真正作用于动漫产业内核的隐形因素的建立,更是中国动漫人要努力实现的理想,这需要几代人、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