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名称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名称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

主展场:国家会议中心前广场 2020年9月上旬     | 详细时间 | 交通路线

English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徽标 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会)官方网站徽标

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它山之石 > 正文

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对深圳的借鉴与启示

分享到: 2007年09月11日  来源:深圳商报 

  深港两地在文化合作方面,一直拥有良好的传统。就文化及创意产业的发展而言,香港和深圳均有较强的相对于内地其他城市和地区的优势,双方的结合最有可能激发出来的高成长行业就是此一领域。随着2004年“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及其附件的全面实施,深圳和香港的合作获得了新的机遇,两城互动与融合的趋势愈来愈明显,也为双方的文化及创意产业,提供了一个跨境发展的重要背景。在港深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当中,香港与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协同合作,既能振兴香港的经济和文化产业,同时也能积极推动深圳的文化产业发展并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展开一个崭新的局面。
 
  香港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
 
  作为融汇中西文化的移民城市,香港经历了百年历史的演变和沉淀,才得以发展成为亚洲的国际大都会。“九七”回归以后,香港先后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全球经济放缓、非典袭击所带来的困境,特区政府励精图治,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动经济转型,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创新科技、大力投资教育、改善营商条件、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生活条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球最具创意的活力都市之一。就其地区的整体发展而言,创意产业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的经验,更值得今天的深圳进行深入探讨与学习。
 
  如前文所言,经过多年发展,香港文化产业已形成相当规模,创造了令人称道的成就,促进了香港整体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迈进。香港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由的经济体系
 
  香港自由经济体系主要表现在提倡并奉行自由贸易,具有自由开放的投资环境、不设贸易屏障、对海内海外投资者一视同仁,企业可以自由经营、自由贸易,无关税及配额。同时,香港实行独立税收制度和低税政策,无外汇管制,因此,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自由兑换的稳定货币。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较松,除了发行低面额的辅币外,没有中央银行和存款保险制度,印发法定钞票由私营商业银行负责,资金可以随意流动。
 
  目前,香港是亚洲唯一低风险地区,已成为美元和欧元的亚洲实时结算中心,以及人民币最大境外流通中心。作为独立的关税区,香港还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在WTO框架下进行商贸活动。正因为香港具有健全的自由市场体制,使企业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随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快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
 
  二、市场主导,政府促进
 
  香港特区政府重视创意产业由来已久,但其对创意产业的推动方式有别于中国内地。在自由市场体制下,香港的文化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由市场主导,可以自由生产与进出口,生产要素、商业服务和市场信息都可以自由流通。以市场主导为前提,特区政府的角色多体现在战略层面的领导,主要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包括必不可少的政策支持、法治基础与公平透明的商业竞争环境,并资助公共文化服务。
 
  管理方面,香港采取事后机制,即市场的文化商品只在违法或受到市民正式投诉之后,政府才依法处理。在自由市场之下,政府的政策范围有限,既非产业发展的主体,亦非产业发展的最终决定者,政府只需承担有限度的责任,在私人企业能力不达的范围,在符合公共利益和资源许可的情况下,才予以协助。
 
  三、公正的司法制度和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香港是开放自由的社会,其独立的司法制度,完善的法援制度保证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法律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香港向来拥有良好的国际信誉,全面的法律体系、严厉的执法措施、普及的公众教育与宣传提供给知识产权有效的保护。在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操作和常规层面,香港工商及科技局通讯及科技科(CITB)、知识产权署(IPD)和香港海关(C&ED)是相关的政府代理部门。香港工商及科技局通讯及科技科负责厘定政策,知识产权署辅助立法过程,香港海关具体负责知识产权刑事执法工作,执法资源丰富,执法力量强大,效率极高。公正的司法制度和法治精神,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为香港的音乐、电影等创意产业的繁荣提供了重要保证。
 
  四、积极有效培养及引进创意人才
 
  建立知识经济体系,人才是关键因素。为培养并激励创意产业所需要的人才,香港各个政府部门都提出了各自关于人力资源和人口政策的策略。相应地,教育政策就被更紧密地与经济增长和文化发展联系在了一起。香港特区政府一方面坚持对教育的投资,积极开发本地人才资源,香港八间本地大学以及香港演艺学院都提供一定数量的学士学位课程,香港职业培训委员会、香港生产力促进局(HKPC)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则负责副学士学位、文凭和证书课程,使学生具备专门技术和职业从业资格。
 
  在培养本土创意人才的同时,特区政府着力于吸纳各方面的外来人才,包括鼓励拥有资金的海外人士以投资移民身份来港,以及放宽和吸引内地人才来港发展事业,为此制定了一系列优厚的人才政策。目前,香港的文化创意人才,普遍具备企业经营技巧,而且有长期的国际合作经验,精通国际融资、成本控制、人才搜罗与市场开拓等技能,为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人力基础。
 
  香港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对深圳的启示
 
  在政府与民间的一致努力下,深圳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深圳文化产业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不顺畅,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产业结构亟需优化、创意人才紧缺等方面。在此情况下,香港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就显得弥足珍贵。毗邻香港的地理位置使深圳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备了其他地方所缺乏的区位优势。因此,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加强与香港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并吸收其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发展经验,以期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推动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发展文化经济中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一、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研究,制定长远发展战略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特区政府对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除了前文提到的《香港的创意产业》和《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两份报告之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组还于2004年委托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就香港文化及创意产业与珠江三角洲的关系进行研究。报告书于2006年公布,提出发展香港的文化及创意产业,须结合珠三角的实力,并把着眼点放在全球,包括实行人才、资金和技术的引入,使创意产业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还建议政府成立创意产业高层委员会,由行政长官或政务司司长领导,制订长远的创意产业政策。上述研究为香港特区政府制订创意产业政策提供了完整的信息支持,从而保证了政府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连贯性、一致性。
 
  基于香港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深圳也可由政府牵头组织,大力推动本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研究,并建立包括政府、业界、商界、学界和第三部门参与的创意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探讨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远景、方向,制定长远规划和政策以及与之相关的市区重建及发展政策、教育培训政策、人力资源及移民政策等,协助各部门互动和整合,以期对创意产业进行指导、协调和组织,发挥优势、整合资源、重点推进。
 
  二、加强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扶持措施
 
  在投融资方面,目前香港政府的扶持措施主要有如下几项,首先,通过商界、政府、业界合作,成立文化及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对富于创新精神或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提供支持。如工业贸易署有4个资助计划,创新及科技基金有5个资助计划。2004年5月,香港财政司长唐英年表示,为加强对设计及创新发展的支持,政府计划动用2.5亿元成立基金,推出“设计智优计划”,并成立“创意及设计中心”,内容包括培植新兴的设计企业、推广和表扬优秀设计项目等;其次,提供信用保证,以保障借贷的体制形式,解决融资问题。这种新机制并不直接向申请人提供设备,而是为创业者提供某种保障,使创业者得以从传统的渠道取得资金,如香港信用保险局提供出口信用保险、电影贷款保证金提供信贷保证等;最后,为投资者及业者建立交流平台。特区政府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往往并不直接投资于某个行业,而是更着力于搭建平台,政府、投资者和业界代表在这个平台上互相合作,往往会产生新的发展契机,从而推动创意产业。在这一方面,电影工业2000年成立的“香港-亚洲电影金融论坛”,香港贸发局举办的一系列推广活动,如“香港时装节”、“香港文化产业博览”及“香港国际影视展”等,都是成功的前例。
 
  深圳在解决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问题时可以借鉴香港的做法,成立不同性质的发展基金,资助鼓励有发展潜力的专业人员创业,资助优秀创意产业化。对中小企业,可提供风险融资的信用保证,从银行或其他财务机构获得贷款提供贷款保证计划等,保证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受制于资金,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引进
 
  香港在创意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无论是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还是人才的交流环境都是内地短期内无法比拟的。深圳近年来致力于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对人才培养和引进创意专才方面仍十分欠缺,创意企业运营成本高,人才流动大,行业整合能力差。如何在引进创意人才及改善创意教育方面多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创意人才培养、招揽、引进和使用机制,应是深圳未来发展创意产业的努力方向。
 
  在培养人才方面,应加强与香港研究文化及创意产业的学术机构的合作和交流,引进其培训资源及培训理念,将富于文艺精神的创意教育融进不同形式、不同阶段的教育中。首先,在高等教育层面,深圳应建构一套完整的学术及培训架构,或成立一个独立的文化及创意产业研究机构,建立配套的科研及技术开发中心。在高等教育以外,学界与业界可以在专业培训和职业培训中推广创意行业的专业培训、持续教育和研究,培养包括文化创意产业管理、运营专家、职业经理人在内的管理人才,以及创作、设计、演艺、表演等优秀的、具有创意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还要对不同层次的平民大众进行文化艺术教育,使创意和人文学科的教育嵌入到日常的社会环境中,提升大众对文化、艺术的兴趣和水平,鼓励对文化艺术的追求。
 
  人才的来源,既要立足于培养,也要考虑从外地引进。在引进人才方面,应放宽与文化及创意产业相关的人才来深圳工作和定居的政策,并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香港之所以能成功引进大批优秀人才,除政策优惠外,集商贸、文化及休闲为一体的可居住性优势也是重要的因素。从这个角度理解,深圳政府还应进一步打造社区的可居住性优势,从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提供促进创意人的成长空间,为创意人才提供多元、开放、富于创造活力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四、健全法制环境,保护知识产权
 
  与内地相比,香港的法规与政策清晰而全面,在保障知识产权方面,全世界除了美国,香港是做得最好的。要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以维护知识产权的方式维护产业的健康发展,借鉴香港成熟的政策与法律体制、引进其知识产权理念是十分必要且大有裨益的。有鉴于此,可以和香港在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等方面进行区域合作,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行力度,在社会上形成保护和尊重原创作品和个人创造力的氛围,进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