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8月23日 来源:光明日报
德国和中国是世界上出口最大的两个国家,一个以出口高端装备制造产品为主,一个是以出口轻工产品为主。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两国出口都受挫。面对危机,中国企业深切地感受到,没有核心技术和品牌的制造业,只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蓝领”角色。近日,记者随德国文化创意产业采访团,深入德国的城市和企业,探寻支撑德国出口的原动力。
国家政策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已占到德国经济的2.6%
始建于1847年的德国鲁尔区,曾是德国经济的“发动机”,见证了工业经济的繁荣兴盛。如今,走进这片古老的厂区,树木葱茏,百年前运输煤炭和钢铁的全套设备沉寂着,宽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粗粗的铁链、长长的传送带,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当那个红火的工业时代已经远去,鲁尔区又走向何方?是没落还是重生?这不仅是一个区域和城市的难题,更是一个国家的导向。
从1986年开始,在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规划和论证后,鲁尔区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矿区变身为文化产业园,将联合周边53个城市,发展成为欧洲的文化创意之都。曾经的煤矿建筑有的已成为煤矿博物馆、展览馆、舞蹈室、小戏院,有的则成为办公楼、礼品店、餐馆和咖啡馆、学校、工业设计园等,未来这里还将承揽更多的文化活动,引进更多的文化创意公司。今昔对比,令人感慨万千:一个世纪之前这里弥漫着黑色的浓烟和嘈杂的噪音,工人工作一年就会耳聋,而现在这里是蓝天绿地、五彩的设计和安静的创新环境;原来这里出入的多是出卖苦力的煤矿工人,而现在这里营生的则是有聪明才智的设计师;原来,鲁尔区的发展动力是煤和钢,而现在却是头脑和智力……
像鲁尔区一样,变化和转型伴随着德国的每个古老城市:柏林的废弃机场变身为柏林时尚节的场所、汉堡的老宾馆更新为作家的创作基地、慕尼黑的旧幼儿园成为设计公司办公室、莱比锡的老工厂成为艺术区……建筑还是那些建筑,可其中的内容有了“质”的转变,老建筑又焕发新的活力,萌生出新的文化创意之魂。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经济和技术部就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当作提升经济实力的重要政策,涵盖了工业设计、艺术品市场、音乐、图书、广告、建筑等11大产业的生产、服务和价值创造。2008年,德国文化创意产业共有23万个企业经营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接近一百万,年产值达到1320亿欧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6%,成为仅次于机械制造和汽车工业的第三大产业。
企业成为中坚:没有设计的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
“生活每天都在继续、时尚每天都在改变。没有原创概念的产品是廉价的,没有创意的产品其市场竞争是惨烈的,没有设计的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拥有140年历史的布料公司JakobSchlaepfer,设计师马汀先生道出了创意设计的价值,“我们专注于做布料,尽管过去很成功,但现在依然还得跟着时尚和潮流前进,还要不断地去创新、改进。”通过变换新材料和新设计,60个设计师一年能创造出2000种新产品,源源不断地为香奈尔等知名品牌供应布匹面料。也正因为有独特的创意设计,其布料产品的价格也自然不菲,最高达一万元人民币一米。
一年产生成千上万的创意设计和产品,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在著名家具公司Vitra,记者得到了答案,倘佯于厂区诺大的家具博物馆中,架子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从世界各地收集到的六万多种新旧家具,可以想得到的原材料、形状的家具,这里都一应俱全。单是椅子就有上千种,铁椅、木椅、塑料椅等等,这里竟然还藏有中国旧时的婴儿摇椅。如此丰富的藏品,成为创作的宝库,设计师们常从这里捕捉到一闪而过的创作灵感和创意火花。
德国的创意设计照亮了每个行业,从支柱产业的汽车业,到不起眼的文具产品;从每天阅读的书报,到家具家电等耐用品,每一件产品都有设计的元素。而企业又是创意设计的中坚力量,每一件产品背后都有强大的企业团队在开动脑筋、设计创新——要么用人性化的设计去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方便、舒适、高质量的生活需求;要么用艺术的手法和色彩去包装和展示产品,满足消费者的感观审美享受。
锤炼创新环境:宽容失败、包容个性
在柏林大学技术学院的通信实验室,记者看到了一款特别的振动铃声手机,设计者为避免突然而至的手机振动带给人的小小惊扰,就把手机振动设计为心跳的搏动,轻微有节奏,带给人安宁和感动,为手机制造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和卖点。
“没有和谐的创作环境,是不会有如此细腻的设计作品。只有在宽松的氛围、愉悦的心境中,设计师才能设计出别出心裁、细致入微却又打动人心的产品。”实验室负责人盖斯琪女士微笑着解释道。像她一样,这个设计团队的成员们都有发自内心的恬淡笑容,都洋溢着释放智慧和创意的快乐神情。
为了激发设计者的创造力和创新力,不管是时尚设计,还是工业设计和集成不同技术的综合设计,其工作方法与传统的截然不同:原来严格的德国人遵守时间,而现在的工作时间却是灵活而富于弹性的;原来注重纪律、讲求准确,而现在宽容尝试、允许失败……
在柏林大学艺术学院的墙上贴着“十加一”创新原则,这是擅长理性思维的德国人对如何设计新产品的总结和注解:了解背景、产生价值、激情思考、讲求质量、开心有趣、尊重人最自然真实的需求、艰辛工作……这些创新的理念贯穿于柏林大学技术学院52个设计的专业、14个实验室的教学和实践中。
为了培养富于创新精神的创意产业人才,德国颇费心机。从2003年开始,已连续举办六届的柏林国际设计节,不仅是德国最大的设计节,还是培育青年设计师的摇篮。今年就吸引了3万多游客来参观550多名设计师的创意作品,其中50%的设计师是第一次展示自己的作品。
据设计节组织者卡门女士介绍,设计节对公司参展商收费很高,但对年轻设计师收费很少,有的甚至不收费,全力支持年轻人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年轻设计师的作品,尽管有的看上去还很稚嫩,还只是一个“点子”或概念,离市场仍有一定的距离,但其中的创新火花却不可小视:不需发电的灯、精美别致的玻璃制品文字、自然环保的仿古壁纸等等展品,无一不含着奇思妙想。被关注的成功和喜悦,又激发出年轻设计师新的创作灵感,更坚定他们走向创意设计之路。德国设计师队伍后继有人。(光明日报 张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