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素材 > 新闻素材 > 正文
2006年11月30日 来源:文博会官网
一、朝阳区
“聚元号”
杨福喜,48岁,现居北京市朝阳区。“聚元号”的弓箭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工艺的典型代表,它的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序和要求极高。弓箭制作的精确程序和许多关键流程完全依仗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经验,以眼为尺,以手为度,很少有具体数据可以参考。制作一把弓需要利用上百件专用工具对二十多种天然材料进行纯手工制作,通过200多道工序,历时三四个月,才能制成一张中国传统弓箭。这些生产技艺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
二、西城区
1、剪纸艺术
刘韧,现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委员会理事、美国剪纸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收藏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文学艺术,尤喜剪纸,且多年潜心剪纸艺术的研究与创作。1991年剪纸作品文章开始在国内外陆续发表,1992年入选《中国民间名人录》,先后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芬兰、荷兰、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参与文化交流活动。1999年,刘韧在自家创办“刘韧剪纸屋”,在此专门进行剪纸的研究、创作、教学、推广和交流活动,影响十分广泛。
2、鬃人艺术
白大成,现年67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工艺大师,19岁开始从事鬃人制作技艺并从师于“鬃人王”第二代传人王汉卿,其制作的鬃人保持了较浓厚的传统特点,又对其有所发展,如改纸质材料为绸缎,原来无腿的作品根据戏剧情节加上了下肢,并设计出不同姿态和舞台效果。成型的鬃人放置在铜盘上敲击,由于共振而转动极具舞台效果。走进白老先生的家庭,老北京的文化味道扑面而来,各种收藏品整齐有序地放置在家中,鬃人作品、瓷器、陶艺、手工艺品,种类繁多,俨然是个京味文化的博物馆。
三、崇文区
葡萄常传人常弘
“葡萄常”工艺,是1894年蒙古旗人常在发明的,是以制作玻璃葡萄为主的常姓祖传技艺。清朝时期,得到过慈禧太后的赏识,曾赐匾“天义常”,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了一等奖。“葡萄常”历经几度沉浮,如今由常弘、常燕姐妹俩继承下来。常弘,生于1962年9月,常燕生于1968年10月,姐妹俩从小与被毛泽东称为“葡萄常五处女”(常桂福、常桂禄、常桂寿、常玉龄、常玉清)中的常桂福、常玉龄一同生活,1979年二人全面掌握了“葡萄常”制作的关键技术。2004年,为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常弘、常燕应邀制作了一架“繁荣昌盛”葡萄盆景,引起媒体和专家的高度重视。2006年常弘、常燕均被北京市推荐到民间艺术百名传承人行列。
四、宣武区
1、内画鼻烟壶
姚桂新,50岁,现居北京市宣武区,是北京知名的内画家,她自幼喜欢绘画,擅长工笔人物画,尤其善画仕女。作品多取材于《红楼梦》、《西厢记》等传统题材。她的内画造型能力强,形体准确,形象生动;她的人物画,尤其是内画仕女,开脸很美,在京馆独树一帜。她的内画鼻烟壶代表作主要有:“红楼人物”、“百美图”、“八仙图”、“春夜宴”等作品
2、空竹制作
张国良,50岁,空竹制作艺人,现居北京市通州区。他自幼学习空竹制作技艺,制作传统竹木空竹,皆以手工操作,从选材到制作完成需经截板、锯竹筒、内粘、修活、锯竹片、外粘、磨口、上轴、找平衡、打磨上漆、装饰等十七道工序完成,保持了传统特色。为传承这项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他于1990年辞去公职,继承祖辈们的技艺,在家开办了“张国良空竹制作社”,他致力于空竹技艺的传承发展,誉为“空竹张”。
五、丰台区
盘绊艺术
王松贤,57岁,原是一名服装工艺教师,多年来她经过反复的琢磨实践,打破原有的传统做法,摸索出了一条盘绊艺术的新路子,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盘绊这个中式服装的精华艺术。十几年来,她制作盘绊工艺品100多套,作品以花型盘绊和十二生肖盘绊为主,这些艺术盘绊惟妙惟肖,形象明快,灵气十足。2002年底,曾举办了王松贤个人盘绊艺术作品展。2003年初,北京电视台“时尚装苑”栏目制作了王松贤盘绊艺术专题节目。
六、东城区
帛雕制作
林秀蓁,55岁,帛雕制作艺人,现居住在北京市东城区。帛雕源于历史悠久的宫廷手工艺“汉宫花”,它是以真丝织物为主要原料,是集染、画、剪、折、塑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突破了古老工艺的局限,博采众长,以表现世界各国的花鸟最为擅长。她利用丝绸特有的光泽、柔软,加之独具一格的折棉工艺技术,形成花卉生动活泼、禽鸟细腻逼真的写实风格,画面新颖精致,绚丽清秀。她多次出访国内外,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
七、海淀区
北京绢人制作
齐聪颖,60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现住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她自幼酷爱美术,1963年到北京绢人厂工作,在宋翠珍、葛敬安、张琴等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习掌握了一整套的制作工艺。她从事北京绢人制作近40年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作品有历代仕女、戏曲人物、菩萨、京剧脸谱等,制作工艺精细、形象逼真,具有较高的欣赏、收藏和艺术价值。
她的作品曾获北京市精品、佳作奖和“工艺美术杯”铜奖等多种奖项。
八、石景山区
葫芦烙画
杨淑林,38岁,现居北京市石景山区,葫芦烙画艺人。他与夫人闫海玲善于使用各种技法在葫芦美丽的形状上,再烙出人们所喜欢的图案来,寓感情于景物之中,从中提炼出更典型的艺术形象,炫丽多彩、耀眼夺目,给人一种更朴实自然的艺术享受。
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带给了他们无穷的乐趣,他们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民间手工艺,努力学习,积极地投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利用精美的葫芦烙画,丰富点缀着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