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核电加紧布局 装备国产化成当务之急
2010年06月07日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本报记者 陆晓辉报道

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同比上涨3.2%,全国12个地区单位GDP能耗由降转升,给今年后三个季度节能工作带来极大压力。因此,今年将采取一系列铁腕措施实施节能减排,计划关停小火电1000万千瓦。

一方面,我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关停小火电;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已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复苏,对电力需求正快速增加。未来这部分电力缺口将如何弥补?业内专家认为,核电将成为最佳补偿手段。

核电快速发展

今年4月22日国家能源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提出,培育新能源产业将成为下一步能源工作的重点,要下大力气落实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的目标,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在一些关键技术和生产领域占领制高点。

目前,政府有关部门正在积极调整我国核电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高核电的装机比例。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核电的装机容量将达到7000万至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5%以上,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在现在基础上增加9-10倍。这将给国内的核电企业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鸿琳表示,核电作为当前惟一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2009年我国加大了核电领域投资力度,陆续核准开工一批核电项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推进。

据介绍,国家在2008年核准4个核电项目14台机组的基础上,2009年又核准了浙江三门、山东海洋、广东台山3个核电项目6台核电机组,新开工9台核电机组。2009年我国完成核电基本建设投资576.3亿元,同比增长74.91%。今年国家又核准了海南昌江1个核电项目2台核电机组。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核准11个核电项目共30台核电机组,核准规模为3270万千瓦,已开工建设的核电机组23台。其中,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世界首批AP 1000机组去年4月和9月已分别在浙江三门、山东海洋开工,与法国合作建设的EPR三代核电机组已于去年12月在广东开工。此外,江苏田湾三期、广西防城港一期等已经进入国家的核准程序。

随着能源需求的扩大和能源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内陆核电厂建设也已进入了发展计划中,目前湖北、湖南、江西一批核电厂正在做前期工作。

积极应对挑战

社会各界对核电寄予厚望,希望其成为新能源的主力军,在解决我国能源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核电工程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核电本身能不能持续发展面临很多挑战。

据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电部主任陈桦介绍,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核电发展面临同样的问题。一是核电的安全性。由于核电在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几次事故,使人们对发展核电蒙上阴影,这是核电能不能继续发展的大问题。二是核电的经济性。核电能不能在市场上与其他能源进行竞争,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三是核燃料供应能否保障我国核电的快速发展,核电设备制造能力和水平能否保证核电批量化、规模化的建设需要。

陈桦表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核电的安全性,核电先进国家一直在不断改进核电技术,开发安全性、经济性更好,发生严重事故概率更低的新一代核电技术,比如AP 1000和EPR。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俊表示,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核电站正是采用了由美国西屋公司设计的第三代核电站AP 1000。

关于核电的经济性问题,陈桦认为,国内核电站均采用成熟技术建设核电机组,其经济性好的原因是负荷因子比较高,另外机组的自主化、国产化程度高,建设成本可控也是重要原因。“我国正在运营的6座核电厂的上网电价在3.93-4.61元之间”。

对于铀资源保障和天然铀供应问题,按照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了保障供应,我国实行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方针。在铀矿地质勘查领域狠抓重点领域的突破,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取得了新的进展。我国在加大国内铀资源开发力度的同时,还加强国外铀资源的开发,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与国外企业签署的铀资源开发和采购协议的落实,为满足我国核电发展需求提供了保障。

王俊表示,努力提高核电设备国产化、自主化水平对于降低核电设备制造成本、保证核电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三大动力装备制造集团,以及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等重型装备制造集团。

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一年来,通过技术改造和新基地建设,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的研发和制造能力稳步提升,核二级、三级泵国产化取得重大进展。与此同时,引进AP 1000三代技术的装备国产化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主泵国产化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主管道反应堆压力容器实现了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