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转方式调结构 循环经济打造“中国模式”
2010年06月07日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本报记者  张伟摄影报道

在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期间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以“发展循环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线,着重从理论与实践、目标与方法上为发展循环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新的视角,探寻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模式、新机制、新趋势。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峰论坛是科博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推动循环经济的大发展为己任,举办至今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人们观察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窗口。本届论坛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推动循环经济由试点向行业及区域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与会人士呼吁: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

战略篇:推进“中国式”循环经济

解决资源匮乏、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不仅为扩内需、保增长提供重要支撑,而且为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强化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区域独特竞争力提供保障。随着循环经济从试点企业、园区、城市扩大到省一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将更加令人瞩目。在第五届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上, “中国模式”下的循环经济如何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实现“转方式、调结构”,成为与会人士探讨的主题。

循环经济推动新型工业化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重要措施,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高东升表示,“十二五”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推动工业领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行业主管部门,在推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将更加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工业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是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二五”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规划体系,从工业发展的全局角度,从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高度去谋划、去推动。在制定工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时,要把循环发展的理念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突出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实现集约发展,以全面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核心,实现清洁发展,以工业固体废物再利用、再循环为核心,实现循环发展。

二是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加快提升循环经济水平。“十二五”期间,要下大力气通过能效对标、技术进步、标准引领等措施,抓住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全面提高工业节能水平,全面实施工业尾矿综合利用规划和再生有色金属规划,制定并实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划,全面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三是积极组织试点,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产业链长、废物产生量大的行业开展试点,探索行业或行业间循环利用发展模式,在已有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选择符合条件的园区开展试点,根据地方产业发展开展区域循环经济试点,通过行业、园区、区域试点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具备条件的积极组织推广。

四是加大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力度。发展循环经济最关键的是技术,这也是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十二五”期间,要分类分行业提出技术需求,加强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已有科技支持政策,力争突破一批重大节能节水节材技术以及固体废物再利用技术、再制造技术等,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开展应用示范,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进程,对先进、适用、成熟的循环经济技术要充分利用中介,组织力量加强推广应用,全面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五是积极研究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组织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两型企业创建工作中已明确提出循环发展方面的指标要求,并在会同有关部门安排中央预算内技术改造投资时把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再生金属利用、固体废物利用等作为支持的重点方向,下一步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等优惠政策。

国家重点大型企业积极示范

“企业尤其是国家重点大型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力量,应该在实践中发挥示范作用。” 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寻寰中表示,国有重点大型企业不仅是推进社会进步文明的脊梁,更是先进生产方式的积极实践者,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的推进者和示范者。

近年来,央企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中铝集团积极开展矿区开发、土地还原、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中粮集团走食品工业全产业链的循环发展之路,神华集团在煤化工领域执著探索,中石化、中海油、宝钢、鞍钢等一大批央企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所做的不懈的努力,都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寻寰中表示,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不仅符合国家利益,符合政策需要,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大有裨益。目前,我国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仍然偏高,污染物排放量超标或者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超标,配套措施与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使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而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以及废弃物的再利用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能效,有利于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还可以有效解决高耗能企业的现实问题。这是国有重点大型企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更是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企业良好品牌形象,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寻寰中强调,国有重点大型企业要在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自身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发挥行业带头示范作用。一方面要做好表率,另一方面要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其示范作用带动影响全国各行各业走向集约化发展和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国有重点大型企业依托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与中小企业共建循环经济生态体系。通过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将循环经济生态体系作为一个大体系,构建生态工业链,最大限度地谋求产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带动和促进所有企业发展符合生态环境要求,促进国有重点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共生,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循环经济拉动区域发展升级

“循环经济和区域发展结合,要依托循环经济192个试点以及56个国家高新区打造生态城市,依靠这些生态城市建立新一轮的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生态经济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董锁成表示,2005年以来,我国分两批实行了192个循环经济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循环经济已经由企业小循环迈入产业中循环,正在向区域大循环迈进。去年年底,国务院批准了甘肃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这标志着循环经济已经由小的试点推广向大的区域扩展。

董锁成举例说,从循环经济的发展全局来看,沿海地区建立了30个高新区和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带动沿海城市的发展。比如青岛高新区目前就是低碳循环区,是建设山东半岛的新引擎,青岛高新区是从安全之城、循环之城、绿色之城、便捷之城、和谐之城的角度来建设生态城的,并且实行区域循环战略、区域一体化战略和城乡一体化海陆循环,取得了良好效果。

广大农村地区如何依靠循环经济建设新农村?河北省永清县取得了新的进展。永清县建立了绿色的循环经济体系,打造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工业、碳汇产业和大旅游产业,建立了生态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创立了永清模式。

我国中西部地区也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城市,培育新的可持续增长极。今年获得“中国循环经济优秀品牌城市”称号的甘肃省平凉市地处欠发达区域,自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以来,平凉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循环型的企业、循环型的产业和循环型的城市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形成了12个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了8个生态工业园区,以园区为载体,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平凉市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经济规模实现两位数增长,在西部地区居于前列,进入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

“‘十一五’期间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为‘十二五’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我国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据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会强介绍,目前已经出现产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苏州工业园区、天津泰达、山东鲁北、青海柴达木都形成了比较典型的、有地区特色的发展模式。例如苏州工业园区不仅用高科技、低碳、循环经济各种理念来规划产业发展,而且还引进了多所大学,在园区中设立了高校园区,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支撑。另外,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方面的典型也非常多:在发达地区,深圳通过立法先行规范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在资源型城市中,河南鹤壁、安徽铜陵等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成功转型,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董锁成认为,“中国式”的循环经济,不仅包括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而且还要包括企业循环、产业循环、区域循环和社会循环,现阶段循环经济从企业循环、产业循环到区域循环还不够,还必须全社会动员,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全民参与,多元共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社会。

实践篇:典型城市和企业率先垂范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循环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一大批做出突出贡献、具有示范作用的典型城市和企业。

合肥:打造生态城市和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园

在国务院不久前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程。据合肥市政府秘书长赵立东介绍,目前合肥正在倾力打造生态城市。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4年来,在引进22个项目的同时,拒绝了40多个项目的入驻请求,被拒之门外的项目多是工艺落后的污染项目。另外,园区加强工业污水排放的处理,目前园区已建成日处理能力达3万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接纳处理园区企业的污水。该处理厂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工业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的中水80%回用于园区绿化和企业生产,另外20%排入园区建设的人工湿地进行进一步净化。这一人工湿地净水项目被科技部纳入工业园区污染源控制与水资源利用重大课题研究项目体系。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分为绿色化工园、橡胶材料园、新型建材园以及合肥市主导产业的配套区四大产业板块,各产业板块存在着上下游配套关系,形成一个物料循环利用的产业集群。这样一个按照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的产业集群为园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应。目前,入驻园区的项目大多是亿元级投资项目,22个项目投资额达286亿元,2009年园区投产企业实现产值3.94亿元。随着园区引进的一些重大项目以及重大项目的配套企业相继落户投产,园区将实现跳跃式发展,预计到2012年园区将实现产值5000亿元,上交税金15亿元。

赵立东表示,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实践证明,要走一条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重化工业发展之路,必须在循环治理上依靠科技进步推行清洁生产。这也是重化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必然的路径选择。

燕山石化:探索建设低碳能源化工企业

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副总经理罗强表示,燕山石化作为中国石化下属的大型骨干企业,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承担起节能减排的重任,为石化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燕山石化的实践表明,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把握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两个核心。

燕山石化以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和产品开发。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高油价成为一种长期趋势,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增强石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出路。燕山石化积极探索,不断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形成丁基橡胶、苯酚丙酮等国内独一无二或数一数二的产品,在全国率先实现成品油质量升级换代,成为我国第一家千万吨级欧式成品油生产基地,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惟一正常运转的大型工业企业,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石化工业的形象,兑现了中国政府向国际奥委会作出的提供欧式油品的郑重承诺;不仅实现生产清洁油品的重大转变,而且在技术和管理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同时,燕山石化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推动水资源综合利用。燕山石化从隶属首都的区位特点出发,破除石化企业高耗能的传统观念,按照用水多元化、污水资源化的思路,实施水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工业用清洁水由最高一年6800万吨下降到现在的2423万吨。

罗强表示, 燕山石化下一步将按照中国石化的要求,在延伸产业链条中发展循环经济,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变废为宝,促进传统产业向生态产业转变,并将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企业与社会和谐共生,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