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The 25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tech Expo
低碳时代的天时地利
2010年06月09日    来源:中国财经报

梁爽

在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匮乏的背景下,各地该如何做才能走出一条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之路呢?记者在各省市科技创新与成果交易展馆参观时发现,因地制宜、利用好本地区的“天时地利”,成为了清洁能源资源丰富省份的共同选择。

大风成了“香饽饽”

在甘肃省展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里一张张的大风车照片——以往在河西走廊肆虐、为害一方的大风,如今成了风力发电的原材料,为人们创造经济价值的宝贝。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甘肃玉门的大容量并网风电机组的发展始于1996年,是国内继新疆、内蒙古等地之后最早开发风能的地区之一,也是甘肃第一家发展风电的县市。

到2007年底,洁源低窝铺5万千瓦、大唐低窝铺5万千瓦风电场建成,装机规模达21万千瓦,成为甘肃最大的风电基地和全国第五大风电场。截至2009年底,玉门已累计完成风电装机108.6万千瓦,其中,并网发电51万千瓦,累计发电量约11.73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6.1亿元。

首次大规模组团参加科博会的河北省展团也亮出了该省关于风力发电技术的最新成果——磁悬浮外转子风能垂直发电机。据记者了解,这种发电机可以实现全方位旋转,风轮直径只有1.8米,垂直高度为2.9米,所发出的额定功率却达到1000瓦,已经可以与世界上相关领域的最先进技术相媲美。

阳光也能系统利用

与细雨连绵的江南水乡不同,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青海等地则以天高云淡、日照充分而著称。

以西藏为例,这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是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特色。也正因如此,发展光伏产业成为了西藏实现低碳发展的不二之选。

在西藏展区,记者了解到,某新能源公司因地制宜,于2006年8月在达孜县工业园区建成了西藏第一条、也是目前唯一一条光伏生产线,填补了西藏商业化生产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空白。该公司自主设计并承建了多座大型光伏电站及独立应用系统等光伏项目,已经完成的工程有西藏农牧学院等单位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还有武警西藏总队等单位的太阳能电源系统,西藏军区的太阳能路灯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