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引领电力工业清洁发展
2010年06月12日 来源:科学时报
□本报记者 张林
随着“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以及国家对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绿色经济的要求,电力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中,加快核电的发展备受关注。
在第十三届科博会期间,参加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中国电力产业峰会的与会代表对核电的技术、路线、人才培养、装备以及核电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发表了看法。与会代表认为,在国家对能源结构的调整中,核电发展将成为一个重要内容,核电、风电、太阳能以及分布式能源的加快发展,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将是未来中国能源战略调整中的重要内容。
核电发展空间巨大
2008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是人均消费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长,中国能源结构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鸿琳在会上介绍,我国核电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到2007年8月,已建成浙江秦山等3大核电基地。2009年,国家加大了核电领域投资力度,陆续核准开工一批核电项目。目前已经核准11个核电项目、共30台核电机组,核准规模为3270万千瓦,已开工建设23台核电机组。
据介绍,随着能源需求的扩大和能源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国内陆核电厂建设已被列入发展计划,湖北、湖南、江西一批核电厂正在做前期工作。核电的批量化、规模化发展为核电建造行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将有效带动核燃料循环产业的快速发展。种种迹象表明,核电发展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电部主任陈桦在会上表示,中国核工业集团2009年共发电383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1154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022万吨,二氧化硫9.8万吨。在核电技术服务领域,中国核工业集团已形成了覆盖核电厂运行技术支持、运行仿真等全方位的核电技术服务体系和强大的核电技术服务力量。
目前,我国核电装机容量为910万千瓦,核能发电占全国总发电量仅为2%,与全球核电国家平均17%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按照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达到7000万~1亿千瓦目标测算,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在现在基础上增加9~10倍。
虽然社会各界对核电的发展寄予厚望,但由于核电工程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核电本身能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要面临很多挑战。在核电的安全性、经济性、放射性废物的处理等问题上,以及核燃料和铀资源的供应、核电设备制造能力等方面,中国仍需要解决许多难题。
安全性、经济性不断提高
马鸿琳指出,在核电的安全性方面,近20年来全球核电厂整体运行业绩良好,有25%的核电厂的负荷因子(编者注:电站某个机组实际发电量占最大发电量的比率,用来衡量一个电站的管理水平)超过90%,一般都在75%~80%之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老机组的设计寿命一般都在30年左右,由于状态良好,一大批已经或者快到设计寿命的压水堆核电厂正向各国核安全当局申请延寿。压水堆良好的安全记录反映了现有核电机组的安全性能。
据介绍,为了进一步提高核电的安全性,鼓励人们更多地投资核电,核电先进国家一直在不断改进核电技术,开发安全性、经济性更好、发生严重事故概率更低的新一代核电技术,比如AP1000和EPR。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总工程师王俊也表示,世界核电技术已发展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跨越的阶段。第三代核电站的代表性技术包括AP1000、EPR和ABWR,是目前最经济、最安全的核电站。特别是AP1000核电站,目前在中国首次建设,它的安全性比第二代核电站高两个数量级以上。
针对核电的经济性问题,马鸿琳认为,我国正在运营的6座核电厂的上网电价为3.93元~4.64元之间。这些核电厂均是采用成熟技术建设的核电机组,负荷因子较高,另外机组的自主化、国产化程度高,建设成本可控,这些都是经济性好的主要原因。
据介绍,针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置问题,我国除了在排放标准上设定了严格的规定,未来还准备建设高放废物处置基地或者实验室,并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保障核能资源的供应,我国加大了国内外资源的开发力度,并努力提高核电设备国产化自主化水平。
电力工业清洁发展
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电力工业的清洁发展是我国能源政策的核心内容。而围绕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主线,以加快清洁能源发电为核心,积极发展可再生资源发电,推进核电建设,科学发展火电,优化电网布局,提高能源工业的整体效率,则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发展的重要主题。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综合处处长赵一农在会上表示,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推进了我国的核电建设。核电作为清洁、安全、经济的一次能源,在以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为核心的能源政策的引导下,将迎来研发和利用的广阔空间。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指出,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电力,是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前提下的最低使用电力,或者是最大限度减少电力的排放。低碳电力的有效实现途径应该靠智能电网。
当前,我国能源发展特别是电力绿色清洁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下一步在绿色能源的发展过程中,优先发展水电,优化煤电,大力发展核电,加快智能电网建设等战略性的部署已在国家层面得到认同
与会代表同时表示,中国走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的道路,必须解决好执行力,技术路线、政策及人才等问题。
随着“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以及国家对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绿色经济的要求,电力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其中,加快核电的发展备受关注。
在第十三届科博会期间,参加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中国电力产业峰会的与会代表对核电的技术、路线、人才培养、装备以及核电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发表了看法。与会代表认为,在国家对能源结构的调整中,核电发展将成为一个重要内容,核电、风电、太阳能以及分布式能源的加快发展,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将是未来中国能源战略调整中的重要内容。
核电发展空间巨大
2008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是人均消费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长,中国能源结构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鸿琳在会上介绍,我国核电自上世纪80年代起步,到2007年8月,已建成浙江秦山等3大核电基地。2009年,国家加大了核电领域投资力度,陆续核准开工一批核电项目。目前已经核准11个核电项目、共30台核电机组,核准规模为3270万千瓦,已开工建设23台核电机组。
据介绍,随着能源需求的扩大和能源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国内陆核电厂建设已被列入发展计划,湖北、湖南、江西一批核电厂正在做前期工作。核电的批量化、规模化发展为核电建造行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将有效带动核燃料循环产业的快速发展。种种迹象表明,核电发展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电部主任陈桦在会上表示,中国核工业集团2009年共发电383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1154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022万吨,二氧化硫9.8万吨。在核电技术服务领域,中国核工业集团已形成了覆盖核电厂运行技术支持、运行仿真等全方位的核电技术服务体系和强大的核电技术服务力量。
目前,我国核电装机容量为910万千瓦,核能发电占全国总发电量仅为2%,与全球核电国家平均17%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按照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达到7000万~1亿千瓦目标测算,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在现在基础上增加9~10倍。
虽然社会各界对核电的发展寄予厚望,但由于核电工程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核电本身能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要面临很多挑战。在核电的安全性、经济性、放射性废物的处理等问题上,以及核燃料和铀资源的供应、核电设备制造能力等方面,中国仍需要解决许多难题。
安全性、经济性不断提高
马鸿琳指出,在核电的安全性方面,近20年来全球核电厂整体运行业绩良好,有25%的核电厂的负荷因子(编者注:电站某个机组实际发电量占最大发电量的比率,用来衡量一个电站的管理水平)超过90%,一般都在75%~80%之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老机组的设计寿命一般都在30年左右,由于状态良好,一大批已经或者快到设计寿命的压水堆核电厂正向各国核安全当局申请延寿。压水堆良好的安全记录反映了现有核电机组的安全性能。
据介绍,为了进一步提高核电的安全性,鼓励人们更多地投资核电,核电先进国家一直在不断改进核电技术,开发安全性、经济性更好、发生严重事故概率更低的新一代核电技术,比如AP1000和EPR。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总工程师王俊也表示,世界核电技术已发展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跨越的阶段。第三代核电站的代表性技术包括AP1000、EPR和ABWR,是目前最经济、最安全的核电站。特别是AP1000核电站,目前在中国首次建设,它的安全性比第二代核电站高两个数量级以上。
针对核电的经济性问题,马鸿琳认为,我国正在运营的6座核电厂的上网电价为3.93元~4.64元之间。这些核电厂均是采用成熟技术建设的核电机组,负荷因子较高,另外机组的自主化、国产化程度高,建设成本可控,这些都是经济性好的主要原因。
据介绍,针对放射性废物的处置问题,我国除了在排放标准上设定了严格的规定,未来还准备建设高放废物处置基地或者实验室,并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保障核能资源的供应,我国加大了国内外资源的开发力度,并努力提高核电设备国产化自主化水平。
电力工业清洁发展
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电力工业的清洁发展是我国能源政策的核心内容。而围绕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主线,以加快清洁能源发电为核心,积极发展可再生资源发电,推进核电建设,科学发展火电,优化电网布局,提高能源工业的整体效率,则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发展的重要主题。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综合处处长赵一农在会上表示,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推进了我国的核电建设。核电作为清洁、安全、经济的一次能源,在以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为核心的能源政策的引导下,将迎来研发和利用的广阔空间。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胡兆光指出,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电力,是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前提下的最低使用电力,或者是最大限度减少电力的排放。低碳电力的有效实现途径应该靠智能电网。
当前,我国能源发展特别是电力绿色清洁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下一步在绿色能源的发展过程中,优先发展水电,优化煤电,大力发展核电,加快智能电网建设等战略性的部署已在国家层面得到认同
与会代表同时表示,中国走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的道路,必须解决好执行力,技术路线、政策及人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