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正文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周年 本市消费供给持续优化扩容 北京城市消费尽显“国际范儿”

2024年08月05日

来源:北京日报

2021年7月,北京等五个城市获批率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7月24日,“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周年”专场披露了最新成绩单。三年来,北京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为导向,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目前,北京的城市竞争力排名、世界500强企业总量、服务业增加值、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国际国内航班直达城市数量等多项指标居全国首位。

3700多家首店落地京城

累计认定26家消费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吸引3700多家首店落地,培育26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北京加速聚集优质消费资源,消费供给不断优化扩容。市商务局局长朴学东介绍,2021年以来,全市新开商业面积超400万平方米;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已建设验收422个,服务1930余个社区、840余万居民,到2025年,将建成856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更加开放的消费环境,为国际游客带来了更便捷的消费体验。在亮马河畔,肤色各异的外国游客比比皆是,桨板、观光游船、灯光节等丰富体验让他们感受到“北京塞纳河”的独特魅力。在最新一波免签入境游热潮中,大批外国游客深入到北京大街小巷,深度体验这座千年古都传统与现代交融之美。

北京率先设立全国首家境外来宾支付服务示范区,重点商圈、景点、4星级以上酒店等外卡POS机布放覆盖率超过95%。遍布重点商圈的北京市离境退税商店已超1000家,居全国首位。2024年上半年,北京接待入境游客165.8万人次,同比增长2.6倍。

海外商品进入国门也更便利,目前,全市已设立5个跨境电商监管现场,京东、易单网等重点跨境电商企业在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约100个海外仓。

地标项目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三年来,北京诞生了一批地标性的文旅重大项目,以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大,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一期开业后,迅速成为全国最热旅游目的地之一,2023年接待游客约988万人次,带动环球商圈客流约1600万人次。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也成为市民游客新的打卡地,北京艺术中心拥有歌剧院、音乐厅等5个剧场,其中歌剧院拥有国内最大、功能最全的沉浸式扩声系统;北京城市图书馆建有世界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阅览室、国内藏量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到访读者已突破200万人次;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自“探秘古蜀文明——三星堆与金沙”展开幕以来,工作日客流高达1.6万人次,周末单日接待量突破3.3万人次.

2024年2月,北京(通州)大运河5A级文化旅游景区通过验收,成为北京中轴线以东首个国家5A级景区。通州区副区长秦涛介绍,通州区正加快推进城市运动中心、海昌海洋公园、顶点公园、保利艺术品国际会展中心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环球度假区旁,总开发规模接近50万平方米的超大城市综合体“湾里”项目正拔地而起,将建成北京最大的奥莱商业综合体。

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斌介绍,目前,北京已有延庆、怀柔、平谷、昌平、门头沟5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前门大街、798-751艺术街区、亮马河风情水岸等14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三里屯太古里、乐多港假日广场等5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2023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次3.29亿,较上年增长80.2%,超过2019年水平,创历史新高;旅游总收入5849.7亿元,较上年增长132.1%,在全国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

人均体育消费位居全国前列

“作为‘双奥之城’,北京体育消费总规模、人均体育消费和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呈现稳步提升态势,处于全国前列。”市体育局一级巡视员孟强华说,三年来,北京体育消费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消费结构日益优化、消费格局日趋均衡、市场主体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国际滑冰联盟花样滑冰总决赛、短道速滑世界杯、速度滑冰世界杯……三年来,北京举办各级各类群众体育赛事超10万场次,优质国际赛事供给进一步丰富。从近三届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参与人数的持续增长趋势来看,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持续高涨,冰雪消费成为时尚消费热点。

市体育局数据显示,北京体育消费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十三五”末,北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50.18%,“十四五”末有望完成53%的目标。2021年至2023年,北京体育消费总规模年均达到700亿元以上,人均体育消费超过3000元。北京社会体育组织活跃度、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等主要指标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目前,北京拥有体育类高新技术企业140家、体育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以及体育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市场主体活跃度不断提升。

体育消费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良好势头,也正在成为时尚潮流消费的生力军。三年来,北京重点打造首钢园、五棵松、新工体、奥林匹克公园等10个体育消费新地标,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持续融合发展。“未来,我们将发挥‘双奥之城’优势,通过整合优化体育空间和品牌赛事,助力首都国际体育名城建设。”孟强华表示。(马婧)

主办:北京市贸促会     建设运维:北京市贸促会综合事务中心

京1CP证12017809号-3|京公网安备110102000689-3号